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B04版
发布日期:2017年09月15日
菩提树下的欢宴 (连载63)
菩提树下的欢宴 (连载63)
  张载
  或问高僧,从何处来?高僧答曰,从来处来!或问高僧,到何处去?高僧答曰,到去处去!
  对于沙门玄奘来说,他的来处是哪里呢?是中州大地,洛阳城外的陈河村,是一个卑贱的农妇的肚子,将他带到人世间。那么他命定的去处又是哪里呢?是六十四岁那年玉华宫那个译经堂肃成院,他将在那里油枯灯干,完成他的传奇一生,欣然地走向他的去处!
  但是此刻,他在迢遥的路上。
  人们说,旅行的目的一半是为了发现风景,而另一半则是为了发现自己。我们的高僧,正是在这一双麻鞋,一领袈裟,一个讨饭钵的行走中,完成着他的朝圣之旅,寻根问祖、寻宗问道之旅,而另一方面,完成他的精神的越狱,走向崇高和纯粹。
  公元628年的秋天,在离开长安城整整一年之后,玄奘来到了今天的阿富汗与巴基斯坦边界附近。喀布尔河与印度河在此交汇,正是旱季,河水平稳而缓慢。渡过印度河不久,玄奘来到了闻名于世的犍陀罗国。佛教在犍陀罗国已经凋零,这令佛门弟子玄奘泪流满面。
  犍陀罗国地区是印度次大陆的门户,希腊和罗马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草原文化,在这里交汇,并迸发出瑰丽的火花。美术界将这融各大文化板块、各大宗教板块所产生出的伟大艺术,叫“犍陀罗风格”。在这里,有个叫白沙瓦的城市,而不远处,有一名为塔克西拉的古城遗址,专家考证,塔克西拉古城就是早期犍陀罗的中心。
  专家认为,这里曾是南亚最早的城市之一。公无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犍陀罗因此深受古代希腊文化的影响。公元前3世纪,古印度的孔雀王朝在这里传播佛教,阿育王破八塔而为八万四千塔,在此处亦建舍利塔供养佛祖。然而,真正令犍陀罗达到鼎盛的是古代的大月氏人。来自于中国,被匈奴人驱赶到这里的大月氏人以犍陀罗为中心,不仅创建了辉煌一时的贵霜王朝,而且缔造了名垂千古的佛教艺术。
  佛教在早期的时候,反对偶像崇拜,僧人们只能通过菩提树和佛的脚印来纪念佛祖。佛教创立五六百年之后,才开始出现第一尊佛像。历史学家认为,第一尊佛像就应当诞生在贵霜帝国的中心——犍陀罗。
  之前信徒们认为,佛像只能存在于心中,意念中,而一旦将它具体为形,就有亵渎之意。正是在这———犍陀罗,犍陀罗这地方的信徒们则认为,将佛像画成图形便于传播,便于顶礼膜拜,这样似乎更好。于是乎第一张佛像在这里画出和挂出。
  我们知道,显赫一时的贵霜王朝,后来为西迁的白匈奴所灭。同时我们还依稀记得,当伟大的僧人,被称为“智慧子”,称为“东方文明底盘”的鸠摩罗什,他尚在母体胎中时,一位从大月氏过来的行脚僧,望着他母亲罗什公主额头上那个突然生出的红痣,惊叹道:“将有一位贵人,借你的腹中生出。他是智慧子,非常之人,他的光华将照耀东方。如果他在三十五时还未破身的话,他将有大修为,成为佛陀或者菩萨!”
  离开了令人伤感的犍陀罗,玄奘向东南而行,进入今天的克什米尔地区。那时,统治这里的国家的名字叫迦湿弥罗。这里当时也是著名的佛国。玄奘在这里大约滞留了有两年之久,在一家又一家寺院门上挂单,如饥似渴地学习那些佛门典藏。尔后,继续行走,穿行在印度北方的各个邦国中。尔后,又掉头向北,进入恒河流域。
  公元631年的春天,离开长安城将近四年后,这个伟大的中国僧人,终于以自己的亲眼目睹,看到了那条被大肆渲染,集各种传说与圣迹于一身的恒河。先前,法显看见过,鸠摩罗什看见过,现在我们的释玄奘来到了这恒河边上。恒河发源于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东南注入印度洋,流程将近两千七百公里。它是印度人的母亲河,古印度文明的摇篮,亦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诞生的摇篮。这条河不舍昼夜地流过,在它的河流两岸,发生过多少的掌故与传说呀!
  恒河浩浩荡荡,仪态万方地从平原上流过,两岸是一座又一座石头垒成的城堡,神庙那黑黝黝的菱状的尖角,闪现在夜色中,菩提树高大的树冠,在印度洋海风的吹拂下飒飒作响。恒河岸边林立着一个一个的邦国,这样一直从它的源头开始,排列到遥远的入海口孟加拉湾。
  在法显的《佛国记》中,法显向国人报告说,葱岭那边那神秘而遥远的国度,叫天竺,地形地貌天然割裂,将它分为五块,通常被称作东天竺、西天竺、南天竺、北天竺和中天竺。他还说,这块地面列国林立,大约一共有八十六个。
  而在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中,玄奘校正说,天竺这个名字是不准确的,它的准确的名字应当叫印度,即月亮女神照耀的国家,“印度”这个中国人一直沿用的他国国名,就是自玄奘始。这样,它仍然从地理上分为五块,即东印度、西印度、南印度、北印度以及中印度。玄奘还说了,他来到这块土地上的时候,大约一共有七十多个列国并列。
  后来,玄奘西天取经得到大功德,回到长安城后,曾应唐太宗李世民之请,前往洛阳城。在君王与高僧那场著名对话中,李世民曾饶有兴趣地问起玄奘足迹所至的那些国家的风情社情,尤其是葱岭以南,五印大地上的情况。玄奘尽其所见,一一作答,并随后在李世民的建议下,耗时两年,由玄奘口述,辩机记录,完成那本重要著述《大唐西域记》。
  印度国中世纪之前的历史,为时间的黑幕所遮掩,混沌而不可辨,加之后来又由于近代史上的长达数百年的英法殖民统治,令这个文明古国成为一个丧失历史记忆的国家。正是因为有了《大唐西域记》,以及在此之前法显的《佛国记》,印度人才有可能藉此为据,重拾历史,重建历史,而在印度国1950年独立以后,它们所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将当年孔雀王朝阿育王立在佛祖释迦牟尼寂灭之地的巨型石柱柱头上的四面狮身像,用作这个重建国家的国徽。让狮子警觉的目光,面对四方八面,守护这块土地和土地上的子民。
  玄奘对君王说,山那面的那个遥远而神秘的国家,五印之境,周长九万余里,三面面对大海,北面背靠雪山,北广南狭,形如半月。画野区分,七十余国。时特暑热,地多泉湿。北乃险峻高山,盐碱丘陵。东则川野沃润,畴垅膏腴,南方草木荣盛,西方土地硗确。那里的人民,男人随便一件布料无须剪裁制衣,即披在肩上,然后横巾右袒,绕腰而系。女人的衣饰,则搭满全肩,头顶上再扎一下小髻。那服饰,或者是用野蚕丝做成的,或者是细纱棉布的,或者是蔴布的,或者是用羊毛捻成细线纺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