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B06版
发布日期:2017年09月01日
文化馆长谈文化(第21期)
文化自信 当从修身开始
文化自信 当从修身开始
  王晓荣工作照
  “文化”是一个时髦用语,现在到处都在讲,至于文化究竟是什么?我们至今没有看到一个完整而严谨的定义。文化仿佛是包罗万象,涵盖自然和社会,统摄物质与精神的。这样大的范围和浓厚的人文意味让学者们对它的定义莫衷一是。
  但可以肯定的是文化肇始于人,形成于人,最后服务于人。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我们陕西又是文化大省,耳濡目染间我的心里一直藏着对文化的尊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提到文化自信,传递出他的文化理念和文化观。可见,文化自信已是这个时代的重点课题,在这条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路上,我们任重而道远。
  作为彬县文化馆的馆长,我站在离群众最近的地方,也是最了解他(她)们的人,所以,今天我想要浅谈的是群众文化,担任馆长十多年来,我组织过许多大大小小规模不同的群众文化活动,感受了无数群众对于广场文化和其他群众文化的热情,但去年冬天我们馆成立的彬县星光旗袍队,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让我明白了群众文化,最重要的意义是修身。
  2016年10月份,我们从咸阳专门请了旗袍走秀老师,来我馆为女性群众教授旗袍走秀课程,并成立了彬县文化馆星光旗袍队,每周一、周三安排馆内业务干部培训旗袍走秀以及排练节目,并选拔出一批优秀旗袍爱好者多次登上省市县舞台进行旗袍走秀表演,并已经获得参加2018年中老年春晚的资格。旗袍班培训以来,很多队员不仅言谈举止有提升,修养身材也变好了,气色和心情也改变很大,很多群众私下跟我说:“王馆长,真是太感谢你办的旗袍培训班了,我太爱旗袍了,你带领大家一起穿着国服传承旗袍文化,大家心里都很高兴。”看着这些姐妹发自肺腑的感谢和真诚的笑脸,我由衷的开心。旗袍的起源对女性本身就具有跨时代的意义,辛亥革命废除帝制,创立民国。民国之初,剪辫发,易服色,把属于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级制度送进了历史博物馆,这一切为旗袍的诞生创造了条件。上世纪20年代早期,城市女性中时兴过一阵“文明新装”,这件新装就是旗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参与旗袍走秀,女性群众改变的不仅是自己的身材、容貌,更重要的是日渐开朗,热爱生活,热爱文化的心。文化是属于人民的,要提升整个国民素质,需要每个人去努力,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于文化也一样,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先修身,再去传播文化,进而影响别人,那么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路一定越走越宽敞。
  无论是文化传播还是文化创作,都应时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特别是我们基层文化工作者更应该到车间、田间去,社区扎根人民,体验生活,汲取营养,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