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B02版
发布日期:2017年09月01日
“三秦悦读”主题征文(15)
读书,还是要早读多读常读
读书,还是要早读多读常读
  去年金秋季节,无意中读了一本苏轼传记,上了瘾,放不下,一有空,就伏案读之。边读边思,边思边读,一气读完,又来了一遍。这,在我浑然不觉中,悄然无声地改变了我的人生黄昏。
  一眨眼,退休十七八年了。退休那天,窃喜,此后不再有每天8小时的“束缚”,不再担心迟到而将吃了几口的饭推在一边匆匆忙忙赶点,不再有整天忙得团团转的“烦恼”,不再……不再……而今是,每天睡到日上三竿,伸伸懒腰,边打着呵欠边披衣裳,然后就是慢吞吞、美滋滋的早餐,然后就是摇着蒲扇、迈着方步的户外散心,然后就是晚上品美酒的芳香、观电视的五彩,那个美呀,妙不可言!太上老君、玉皇大帝,也不过如此吧,自以为这就是最理想的人生黄昏!
  翻翻家中书柜,有关苏轼和北宋的书少说也有十几本,细读、熟读、深读后,我原先平静的内心涌起了小小波涛,竟然萌生了一种同辈人不以为然的莽动,甚至是蠢动!
  苏轼的家庭,仁智、和谐、快乐、开放,有着一般家庭不曾具备的高端家风、家教,有着融合于社会、开放于社会的超前思维,有着出手大方、济贫救穷的诸多善举,有着巨大灾难打不散的家内亲情,有着几代人多少年的和谐相处,有着多对夫妻的恩恩爱爱、心心相通……这样的家庭养育下、支撑下的苏轼,丰腴、深厚、多彩、多味、出类拔萃,有着清正廉洁的为官之道,造福一方的从政做派,战胜挫折的心理素质,舍己助人的朋友深情,深沉博大的文化涵养,和其父苏洵、其弟苏辙构成中国文化史上大名鼎鼎的“三苏”。这个家庭,成为我国古代一本丰富绚丽、品之味醇的济世大书,也是包罗万象、每家必读的百科全书。
  国内有关苏轼的诸多著述,大多注重个人而忽略其家庭,凸显苏轼的文学成就而弱化了其他方面,留下了尚需开掘的广阔空间,有待于大作家们“大机器”运作。在他们尚未运作之前,笔者不揣浅陋,抡起锄头先行挖土,欲写一部长篇传记文学,以真实的历史事实叙说苏轼及其家庭、社会三方,是如何互促互动的,书名暂定为《苏轼·家庭·社会:谁塑造谁?》
  每天在微机键盘上敲打上一两千、两三千字,也自感其乐,比起散着方步、品着美酒,自是另一番风味,而原先自以为堪比太上老君、玉皇大帝的那种美滋滋感觉,似乎色彩淡、味儿薄了许多!厉害吧,书改变了我的人生黄昏,让我在精神层面提升了一个档次!遗憾的是76岁才有了再次读书的欲望,太晚了,不过比起77、80岁再读,也还不晚。这才觉得,读书,还是要早读、多读、常读,更要细读、熟读、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