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歌咏亭,俗称“小唱吧”,外观酷似电话亭,内置点歌系统和音响装置,集点、唱、录多种功能为一体,自2016年以来在游戏厅、商场、影院等公共场所陆续出现,目前正逐步向社区、乡镇、企业等地布局。据行业估算,截至目前向市场投放的迷你歌咏亭已达2万多台,成为提供文化娱乐服务的新型业态。
针对迷你歌咏亭在歌曲内容、版权、安全、消费者权益等方面的问题,秉持对新业态包容审慎监管的理念,在与行业协会以及咪哒、友唱、雷石等国内主要迷你歌咏亭企业进行多次座谈之后,近日,文化部出台了《关于引导迷你歌咏亭市场健康发展的通知》。
《通知》未照搬《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对KTV实施行政许可的管理方式,而是实施告知性备案。平台运营企业将歌咏亭放置地等信息报文化部备案,而不需要企业到每个迷你歌咏亭设置地县级文化行政部门备案。这样大大减少了企业的经营成本。至于迷你歌咏亭的个体经营者,则允许其到所在地县级文化行政部门备案。
每台迷你歌咏亭含有十万首甚至二十万首数量的歌曲,这些歌曲的内容是否健康,直接影响消费者权益——部分迷你歌咏亭已具备朗诵等新功能,今后也不排除成为游戏、电影、上网服务等业态的终端。为此,《通知》一方面按照《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对歌舞娱乐场所内容的管理要求,对迷你歌咏亭实施相关管理;另一方面也要求经营迷你歌咏亭不得违反《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或《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等法规对内容管理的要求。比如——迷你歌咏亭播放的曲目、屏幕画面要参照《娱乐场所管理条例》,歌曲点播系统与境外曲库连接的,也要参照《娱乐场所管理条例》。
针对大部分迷你歌咏亭尚未设置咨询投诉等服务热线等现状,《通知》要求企业明示消费价格、曲目数量及全国文化市场统一举报电话12318、客服热线,以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相关链接
不得囤票炒票虚假宣传
近年来,随着演出市场进一步繁荣,互联网技术加快普及应用,演出票务经营模式更加多样、渠道手段更加便捷,有效促进了演出市场消费和行业发展。同时也要看到,囤票捂票炒票、虚假宣传、交易不透明等违法违规演出票务经营行为仍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消费者权益,扰乱了演出市场正常秩序。近日,文化部下发《关于规范营业性演出票务市场经营秩序的通知》。
《通知》规定,演出举办单位除自行经营演出票务外,应当委托具有资质的演出票务经营单位经营本单位营业性演出门票。未经委托或授权,演出票务经营单位不得经营营业性演出门票。
《通知》要求,演出举办单位、演出票务经营单位应当按规定明码标价,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销售,不得捂票囤票炒票,不得对演出内容和票务销售情况进行虚假宣传。要向市场公开销售的营业性演出门票数量,不得低于公安部门核准观众数量的70%。《通知》还鼓励各地探索对重点营业性演出门票销售实行实名制管理。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演出票务管理平台,与演出票务经营单位的票务系统进行对接,实施实时在线监管。支持行业协会发出行业倡议,共同抵制高票价、豪华消费等行为。
据文化部、《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