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B08版
发布日期:2017年05月05日
斗牛跳三弦,撒尼人的狂欢节
斗牛跳三弦,撒尼人的狂欢节
  雨胜村的斗牛节,两只水牛相持不下,正在进行耐力和智慧的较量。
  一招一式,全神贯注,全部身心都沉浸在舞蹈之中。
  妇女们则穿着绚丽多彩的民族服装从四面八方来到斗牛场和大三弦舞场。
  我们的领队向撒尼姑娘们介绍从西安来的采风者。
  静寂之中一只牛突然爆发,扬蹄翘尾,腾空而起朝对方头部撞去。
  当我们的摄影大篷车来到云南石林雨胜村时,只见公路两旁停满了汽车,许多撒尼族男女老少成群结队向山上走去。停车一问,方知正值雨胜村的斗牛节,真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停车!参加撒尼人的斗牛节。
  从山脚到山上,一路上男人们牵着威武雄壮的大公牛,妇女则穿着绚丽多彩的民族服装从四面八方拥向山腰那广阔的斗牛场。
  诸君且看斗牛场上群牛百相:两头壮硕的公牛如见仇敌,“钩”“挑”“顶”“撞”“抗”整个过程充满了力量和野性,紧张而激烈;一般黄牛性温双方一顶便分胜负;水牛则凶狠性烈,经常打得难解难分,两只又长又弯的盘角交织在一起,相持、相牴、进攻、盘桓,静寂之中一只牛突然爆发,低头扬蹄翘尾,疾步朝对方头部撞去,猝不及防的另一头公牛拼死相对,终于在对方的凛冽攻势下落荒而逃;有的两只斗牛不相上下、互不相让,时而对峙,时而奔跑,厮杀、格斗动作剧烈精彩;有的斗牛提前进入状况,未找到规定对手见牛就上;胜利者傲然漫步场中,落败者或黯然离场或斗红了眼带伤流血东牴西战横冲直撞,不愿退场;还有的斗牛上场后不愿相斗,悠然摇着尾巴吃草;也有牛主害怕斗牛受伤便提前认输,凡此种种,在下不一一列数。
  斗牛场上妙趣横生,斗牛场外的观众则如醉如痴,时而欢呼,时而惊叫,时而屏息,时而哄笑,声振数里。
  斗牛在石林已有1000多年历史,在石林有文字记载的斗牛大赛历史源于1843年。几乎每个彝家村寨都有斗牛场,一年中各村各寨都会组织大大小小规模不等的斗牛比赛。在石林撒尼人看来,只有斗牛才能释放内心深处火一样的激情,阐发内心崇牛爱牛的淳朴感情。
  我们从斗牛场出来,便去山下路旁去观看撒尼人的跳三弦。每年斗牛节期间,撒尼人男女老少像过节一样穿着民族盛装,带着传统的大三弦和笛子,聚集在斗牛场周围载歌载舞跳三弦,尽情狂欢。
  热情好客的石林彝族撒尼人能歌善舞,在石林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撒尼人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
  沸腾的人群、好奇的我们,全部沉浸在狂欢之中。斗牛的激烈场面尚在脑中,马上又被舞蹈的旋律所感染,神情贯注着奔放中的俊男美女,在人群中寻找最佳角度去捕捉一个又一个美丽的瞬间。
  天色逐渐暗了下去,我们望着方兴未艾的撒尼舞者,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去。正是:
  途径雨胜初识面,斗牛酣战,花间舞绚,频将相机快门疾按。
  撒尼狂欢,红土地、漫山间,谁料得老天独钟西安汉!饱尽眼福,感慨万千。邱作霖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