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园则坪全貌。 安锁堂/摄
母子庙。 安锁堂/摄
子推馍。 安锁堂/摄
子推文化节在子洲举行。 胡文飞/摄 介子推“割骨奉君”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为了传承和弘扬介子推的孝德精神,4月上旬,陕西榆林市子洲县隆重举办第二届子推文化节暨全国“面花”大赛,并邀请10多位全国著名历史文化专家和学者齐聚园则坪村,对“重耳奔狄”故事的发生地——重耳川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价值,进行研讨。
重耳川属淮宁河(《水经注》称为走马水)流域,全长32公里,流域面积606平方公里,涵盖何家集、老君殿、裴家湾、淮宁湾4个乡镇,143个村庄,有8万余人口。重耳川最窄处200米,最宽处700米,淮宁河流经全境。6000年以前的仰韶文化遗址、4000年以前的龙山文化遗址均在此地有所发现。根据出土青石研究,重耳川的先民对图腾、对身体、对男性的崇拜痕迹非常明显。晋文公重耳在此地生活了12年,在这里完成了娶妻生子,并集聚了一帮有宏图大志、忠贞不渝的臣子。据传,介子推感天动地的忠君典故——割股啖君也在这里发生。重耳奔狄,开创了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和谐相处的先河,开韬光养晦、奋发图强的先河,开创了忠孝文化的先河。
研讨会上,1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重耳川历史文化价值这一主题各抒己见。
中国营造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住建部专家委员会委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祁嘉华认为,根据历史资料记载,重耳川发生过的大小战役有39次之多,是研究榆林地区战争文化史的重要素材。且有众多宗教文化现象。当地的形香寺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寺院。他建议,以重耳川发生的故事为背景,依托当地的自然景观,重现历史,建造古建筑群,为重耳川增添文化要素,修筑古山寨,建设战争文化体验地。打造重耳川旅游文化专线,与榆林市规划的黄河文化专线、长城文化专线形成环线,进一步提振重耳川的旅游文化影响力和人文魅力。
西安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杨霜林认为,子洲面花是对传统文化的崇拜与继承,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瑰宝。子洲的妇女们在面案上捏造出了一个大千世界,面花在子洲的定位不仅仅是民间艺术,更是一项文化产业。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党安荣表示,祁教授的调查研究深入细致,对重耳川文化价值的挖掘深入透彻、对重耳川未来规划高瞻远瞩,必将引发每个人的思考。他建议,重耳川旅游规划要从全域出发,放眼全国看子洲,通过信息化手段推动子洲旅游文化发展。
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副院长、新媒体艺术系主任王荔建议,在历史遗址的基础上建设遗址博物馆,充分尊重历史、尊重当时感受,在搞文化旅游时满足群众的文化心理需求,在“寒食”两个字上下功夫,把子洲的特色小吃、民俗文化融合进来,在挖掘整理重耳川的历史文化上下功夫,讲好子洲故事;在开发窑洞文化上下功夫,让外来游客体验陕北特色风情。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潘守永建议,政府与相关考古工作队合作,充分挖掘重耳川的历史文化价值;全力打造“面花文化之乡”、“忠孝文化之乡”等地域特色文化名片;深度策划建设民俗题材的博物馆。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靳亦冰认为,重耳川寨堡建筑多,应该按照遗址式的保护方式,对历史遗址进行保护。建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与物质载体相结合,迎合国家政策、项目,适宜地方需求,深挖子洲地域文化,传承乡土文化。
中国民俗学会理事王杰文表示,子洲县将面花以竞赛的形式展现出来很有创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充分动员人民群众,要用传统忠孝文化叠加社会主义道德文化,不断塑造子洲新风范,不断提高子洲人民幸福指数。
陕西省艺术馆副馆长、省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修建桥指出,面花具有很广泛的民俗价值,有汉代遗风,结婚时要用面花、做寿时要用面花、丧葬时要用面花,有淳朴的审美价值,有手工技艺价值,极具传承意义。充分利用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好环境,开发新奇独特、富有特色的旅游产品,持续搞好、做强、做大子洲面花节。
本土文化专家安锁堂表示,重耳川是远古先民的发源生息之地,这里有龙山早期文化遗存特征,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1984年,这里出土过一把商周时期的青铜龙蛇剑;2005年,出土过精美的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春秋时期重耳来此避难,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在此建过长城,其遗址现今仍在,这是一张非常重要的旅游名片。根据清涧旧县志,李广射虎的故事极有可能发生在此地,这里出土众多汉画像、汉代陶罐,说明曾经有大批的戍边将士在这里与匈奴抗衡。而且此地山寨较多,北宋时杨家将、折家将都曾在此地驻守过,怀宁寨、绥平寨分别设立县制,称怀宁县、绥平县,显示出此地地理战略位置的重要。这里民俗文化积淀丰富,民歌、唢呐、剪纸、秧歌、水船、道情等独具特色。这里的世界自然奇观——黄土坬之谜至今没有解开,红土柱景观奇特瑰丽。他表示,重耳川历史遗存丰厚、民俗文化奇特、黄土地貌奇异、旅游资源丰沛,是子洲发展旅游文化的宝库。
子洲县政府县长叶庆隆表示,文化是一个地方的核心和灵魂,开展子推文化节面花大赛,召开重耳川历史文化价值研讨会,就是要汇集众人的智慧,引智借力,助推发展。他说,参加研讨会的专家教授提出了很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这必将有力地促进子洲县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为进一步宣传子洲乡村旅游文化、提升子洲县域形象,推动子洲文艺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杜娜 赵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