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康市汉滨区文化馆举办书法培训
蒋典军工作照 安康市汉滨区文化馆始建于1950年,全区106万人口,现为国家一级文化馆。当前,我馆秉承“人民需要文化,文化服务人民”这一宗旨,不断创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形式。以阵地培训辅导、免费开放、文化活动为载体;用流动服务实现“均等化”目标;以文化品牌活动为龙头,形成镇、村、社区文化全覆盖的新格局;群文工作者主动出击,问群众想“吃啥”,就“做啥”的“菜单式”“定单式”服务;用“路灯式服务”去点亮群众精神生活,实现全区群众同步达“文化小康”目标。
公共空间一刻不闲,阵地活动丰富多彩
我馆充分利用公共空间、设施,举办各类艺术培训、作品展。常年举办老年书画、广场舞沙龙、青少年手工制作、音乐、舞蹈、书画、剪纸培训体验,开展戏迷票友会和馆办民间艺术社团活动。同时培训基层业务干部、文艺骨干。
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开展流动文化服务
变“等客上门”为“走下去”,主动开展流动服务。釆用流动培训的方式,和企业联袂,与镇、村、社区合力,通过流动办展、巡回展演等方式,把装裱好的作品随时带上,并给各镇文化站精选一批书画、剪纸、摄影作品复制后,免费配送,让其在农村、机关、学校、社区、街道、广场展览。这样能让边远山村的群众(特别是山里的孩子)随时能欣赏到传统文化的样式。馆办群文期刊《香溪》,每年出刊6期,免费向基层赠阅。
建设特色文化品牌,引领群众文化自觉
近年来,开展了丰富的文化品牌。有“文化小康行动”的系列活动,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目标,促进城乡“结对子、种文化”,使城市对农村文化的帮扶有路径,形成常态化。也有以提升未成年人精神文化为主旨的“青少年假日文化月”系列活动。根据不同年龄孩子的特点,开设书法、摄影、舞蹈等免费培训活动,使广大青少年在参与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例如,针对山里的孩子,馆里举办“我毕业了”摄影志愿服务活动,为六年级和初三毕业生免费拍毕业照、个照并冲洗后送给他们。该项目于2014年被省文化厅评为“全省免费开放示范服务项目”。
以“百村百名书法作者”免费培训及“春联义写进万家”赠送活动培养书法新人,通过讲座、示范指导、创作笔会、作品点评、书法展览、综合考核、出版优秀作品集等形式,采用由点到面、由城区周边基础较好的镇村(社区)辐射到较偏远镇村,力争每村有一名书法作者,为汉滨区申报“中国书法之乡”打基础。在每年春节前免费给书法辅导员提供笔墨、纸张,已给广大群众义写、赠送春联100多万幅。
我坚信,通过全馆上下的努力,通过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满足不同区域、不同层面群众对文化的需要。用路灯的心态,采取路灯式的服务,努力去照亮基层群众的“文化小康”路,广大群众同步实现文化小康的梦,一定能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