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前夕,由西安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碑林区人民政府承办的西安市社区智慧图书馆工作现场会暨“书香之城悦读瞬间”——2017古城读书摄影大赛颁奖典礼,在碑林区仁厚社区智慧图书馆举行,十三区县、各开发区文化主管部门领导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碑林区文化体育局局长周琦主持,碑林区政府副区长程默介绍了社区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情况;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李军同志作重要讲话;碑林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刘玉宣读了表彰决定,对“书香之城悦读瞬间”———2017古城读书摄影大赛评选出的118幅优秀作品进行了表彰;群众代表开启了“漂流书香分享阅读”漂流书籍捐赠活动;在参观完社区智慧图书馆、摄影作品展后,与会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活动结束后,主办单位向社区群众送上了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
“四位一体”服务市民
社区智慧图书馆,是借助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最新的科技手段,突破传统图书馆在服务时间、地域、方式等方面的局限,采用自助借阅,实时监控、远程管理,定期更新等方式,实现24小时无人值守、通借通还、与公共图书馆资源共享等,是将公共图书馆搬到社区的一种全新的智能型图书馆运营模式,让老百姓不出院落就可以借阅图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2008年颁布的《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规定,在城市建设中,每20万人口至少应该拥有一座小型图书馆,人均藏书量不低于0.6册。为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2016年初,碑林区开始布局建设社区智慧图书馆。碑林区民政局、文体局组织协调,文化企业西安群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联合西安图书馆共同摸索,在借鉴吸收广州、北京“图书借阅机”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四位一体”的社区智慧图书馆的运营模式。
“四位一体”:即政府投入资金,公共图书馆提供文献信息资源,社区提供场所,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平台及借阅系统、后台数据管路、场馆设计、施工建设、图书管理及更新、日常的维护及管理等,四方携手共同构建一个为读者提供纸质和电子资源信息的服务体系。
2016年4月22日,陕西省、乃至整个西北地区首家社区智慧图书馆在碑林区仁厚社区星币传说小区建成开馆。新华社陕西分社的桂维平主编在参观时感慨地说:“智慧图书馆的出现打破了那种传统模式,满足了社区居民精神层面的更高需求。”
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仁厚社区智慧图书馆建成后的一年时间里,又陆续建立了金花、永宁苑、红缨和二十六中等社区、学校智慧图书馆,目前已有8家智慧图书馆建成开馆,注册读者超过1500人。其中,仅仁厚社区智慧图书馆就注册读者501人,累计入馆借阅人数超过57000人次,图书流通率144.35%,读者借阅率883.05%。其中图书借阅率、图书流通率都远远超过了传统图书馆的数字。社区智慧图书馆成为西安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一大创新,得到了社区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认可,被列为西安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4月18日的西安市社区智慧图书馆工作现场会上,西安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李军表示:习近平同志在谈到阅读时说,“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碑林区在社区智慧图书馆建设中给我们探索了很好的经验,我们要以此次现场会为契机,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社区智慧图书馆建设,推进全民阅读,引领阅读风尚,提高全民的文化自信。品读智慧人生,打造书香之城,将图书送到家门口,让书香弥漫社区、书香弥漫家庭,在全社会营造好读书、读好书的阅读氛围,彰显西安古城的文化魅力。
文化艺术报记者 倪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