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B06版
发布日期:2017年04月07日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主办: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第2期)
西安鼓乐
西安鼓乐
  西安鼓乐是千百年来流传在西安(古长安)及周边地区的民间大型鼓乐艺术形式。在古长安及周边地区,尤其是秦岭北麓有众多寺庙和道观,这些庙观的庙会活动和多家民间乐社是西安鼓乐得以生存的基础。
  西安鼓乐现存的一千一百余首曲目中包含了部分与唐代大曲、唐宋燕乐曲、教坊大曲等唐宋音乐同名的曲目。它堪与唐宋大曲相比的庞大结构形式和不容纳明清以来新生乐器的乐队配置,显示出某种原生特征,反映了西安鼓乐严格继承唐宋音乐的状况。长安鼓乐至今保存着传统的鼓乐演奏形式、结构、乐器、曲牌及谱式。现存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西安鼓乐手抄谱珍藏本的谱字与宋代姜夔十七首自度曲所用的谱字基本相同,由此证明这一珍藏本历史久远,是明清以来已渐在全国失传的俗字乐谱。现在常用的曲目有《鼓段子》《打扎子》《引令》《套词》《南词》《曲破》《杂曲》等。
  西安鼓乐是我国古代音乐的重要遗存,它特有的复杂曲体和丰富的特性乐汇、旋法及乐器配置形式成为破解中国古代音乐艺术谜团的珍贵佐证;其大量的传谱曲目丰富了中华音乐文化宝库,将为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由于现代文化的强势冲击,原西安鼓乐赖以生存的民间人文环境如民间庙会等正在逐步减少甚至消失,加之老艺人相继谢世,后继乏人,西安鼓乐濒临灭绝,亟待抢救和保护。现在,西安鼓乐已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宋达昱 白拴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