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2017年03月24日
少一些套路 多一点人文情怀
少一些套路 多一点人文情怀
  作为西北首条“上天入地”的地铁线路,自开通运营以来,便饱受争议。先是被网友指出其文化墙存在文化符号使用不当,设计缺乏基本的人文素养,因而在网上和坊间火了一把。真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近日,该线路又被知情人爆料其全线线路所用电缆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消息一出,各大媒体纷纷报道,官方立即召开新闻发布会着手调查,并启动问责机制,再一次将其推上了风口浪尖之上。
  本是一件惠民利民的好事,为何“绯闻”不断?在笔者看来,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建设者和决策者少了一些人文情怀和对生命的基本尊重。
  在地铁文化墙事件爆发以来,无论是官媒还是自媒体,《文化艺术报》甚至连发四稿,跟踪报道文化墙设计和建设问题,或许是迫于舆论压力,西安地铁方面澄清并对有关文化墙进行修改。尽管,截止目前仍有一些问题石沉大海,笔者仍要为这些热心文化事业的网友和公知点赞。因为在笔者看来,在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古城西安,很多人还是拥有人文情怀的。相反,对于地铁公司的表现,笔者多少感受到一丝凉意。根据查阅相关报道,笔者发现,对待此问题,西安地铁并没有表现得那么积极和重视。问题被指出后,地铁方仅在其官方微博上连发几篇所谓的问题回复和公告,浑然一副“高冷”姿态。
  如果说文化墙事件折射出西安地铁公司的“高冷”。那么,问题电缆事件则反映出地铁公司的“套路”。记得事件发生后,作为电缆供货商陕西奥凯电缆公司法人王某扬言举报人在诽谤诋毁公司名誉,并声称报警状告举报人,表现出极大的气愤之情。而在此后的第五天,戏剧性的事情发生了,王某在媒体的镜头前向全市人民下跪道歉。我们暂且不评论此举的动机,单从他的言语和表情来看,其表现出一副极大罪过和视死如归的样子。但在笔者看来,这样的道歉,在这样的时刻,无论表演得多么真诚,多少有些苍白无力,人民群众的智商是经得住考验的。老话说:“道歉有用的话,还要警察做什么?”那么,同样的道理,这要是下跪有用,还要真相做什么?用青年作家刘冠琦的话来说,“这种道歉实际上是大势已去的无奈之举,人民不信虚伪的泪水……”
  涉案人员被控制了,奥凯电缆法人认罪了,西安地铁三号线问题电缆案件仍在侦破中,无论是地铁文化墙还是问题电缆,笔者相信在这个法治的社会里,孰是孰非,老虎或苍蝇,有些事总有一天会真相大白。然而,就在全国人民都在为举报人的勇敢而点赞,为几十万同胞免受遭难而拍手叫好的同时,此事亦值得我们每个人深刻反思。我们不禁要问:在经济建设中,我们的决策者和建设者能否少一些功利,多一些对人性的关注?能否少一些虚伪,多一些对生命的尊重?能否少一些套路,多一些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