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马点一直下到谷底向青口景区走去,沿途桃花新放,梯田水面如镜,耕作的哈尼人在田头,偶遇水牛犁田,农夫扶犁,一派田间风光,我俩兴奋不己!
全国各省市乃至世界的摄影爱好者旅游者拥挤在元阳多依观景台,一睹朝霞升起时的梯田胜景。
元阳老虎嘴景区的落日景观。
下午4点的元阳倮马点景区,景色之美犹如仙境,梯田峰回路转,气象万千,水杉与梯田纵横交错,别是一番景色,令人兴奋不己!
隋唐至今1200多年间,哈尼族倾注了数十代人的心力,发挥了惊人的智慧和勇毅垦殖梯田。 一进元阳老虎嘴景区,就被宏伟壮观的梯田所震撼,一面巨幅画作展现在我的眼前,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赞哈尼人的勇毅卓绝,歌崇山峻岭的丹青奇迹,颂哈尼人的聪明才智。这就是在哀牢山南部,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位于红河州元阳县境内、建在崇山峻岭之中“两山两谷三面坡,一江一河万级田”的元阳哈尼梯田。
哈尼族先民自隋唐进入此地区就以开垦梯田种植水稻为生,在此1200多年间,哈尼族倾注了数十代人的心力、智力和能力,发挥了惊人的智慧和勇毅垦殖梯田,他们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开垦梯田,大则往往一坡成千上万亩,小者仅有簸箕大。他们在大山上修筑了千万条水沟干渠如银色的腰带,将座座大山紧紧缠绕,大大小小沟箐中流下的山水被悉数截入沟内,这样就解决了梯田稻作的命脉———灌溉问题。
梯田规模之大、难度之巨,是我们难以想象的,然而哈尼人创造了奇迹,仅元阳县境内就有17万亩梯田,是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2013年6月22日在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哈尼梯田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5处世界遗产。
随着中国云南元阳梯田的出名,自从1993年全国各省市乃至全世界的摄影爱好者旅游者前来光顾,使这个小小的小县小小镇成了红红火火的地方,带动了住宿酒店旅游产业的发展,使这里的老百姓获得了收益,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改善。
这次,我们住在元阳县新街镇的胜村,这里池塘养殖的鲤鱼,2斤左右每条20元,农家放养的鸡鸭,每只55元,时鲜蔬菜,五六好友相聚不过百元,真是惬意得很呐。
元阳梯田有老虎嘴、多依树、坝达、箐口四个大景区,以及小一点的倮马点和上马点,还有数不清的小景点。
观赏元阳的梯田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是11月至次年4月间,这时候田中无稻谷,水平梯田层层透亮,光影效果极佳,尤其是我们去的时节,正月之末尤为当时,可以看到少见的云海
我们时光摄影大篷车头天下午在老虎嘴景区拍落日的景观,第二天早上六点去多依树拍日出,下午四点坝达景区、倮马点。第三天上午八点开大巴前往箐口景点,开车走到倮马点后我们决定步行去箐口景区。途中碰见一哈尼大姐,一路询问哈尼服饰,话很投机,她说,你们前面走小路,大路很远。我们陪她走到她家后,不远就拐向小路,景色之美犹如仙境,梯田峰回路转,气象万千,令人兴奋不已,从公路一直下到谷底,桃花新放,梯田水面如镜,耕作的哈尼人在田头,偶遇水牛犁田,农夫扶犁,一派田间风光,我们兴奋不已!借用并做小改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一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雾亦奇。元阳梯田似丹青,淡妆浓抹总相宜。真是景如丹青,人在画中。
到谷底,已是箐口哈尼小镇山下,小桥流水,石板路时隐时现,背篓的哈尼老妇缓慢地在山路上行进,辛勤、坚忍精神令人佩服。在一棵古树下,路遇几名看似干部的哈尼汉子,询问哈尼小镇。这几个人热心地笑着说,你们头顶就是,从这棵大树左拐上到山顶就到了。于是我们自此开始爬山,为走捷径,我们走较陡的坡路,坡陡却不险,互相牵扶,边走边看景边拍照片,歇了两次便到了山顶,随后进入哈尼小镇,具有哈尼风格的独栋别墅分列路两旁,悬挂大红灯笼的小镇酒店格外醒目。我在一摊点上买了两盒普提糕,两包云雾茶以作纪念。出小镇右行百米,我们那辆摄影大篷车就等在那里。我们全体人员合影上车出发。
再见了,元阳梯田,临行前让我再咏诵一句:元阳梯田鬼神工,明镜千面嵌深山。天光云影丹青色,清波潋滟舞蹁跹。
元阳,一个让我永远思念和赞叹的胜地!
邱作霖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