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创团队与降央卓玛(中)合影
王洛宾(1913.12.28-1996.3.14),汉族人,出生于北京,中国民族音乐家。1934年毕业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1938年,王洛宾改编了新疆民歌《达坂城的姑娘》,之后便与西部民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将一生都献给了西部民歌的创作和传播事业,有“西北民歌之父”、“西部歌王”之称。 从《在那遥远的地方》到《达坂城的姑娘》,再到《掀起你的盖头来》《半个月亮爬上来》《虹彩妹妹》……半个多世纪以来,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西部歌曲,依旧为人们传唱,也透露着中国西部的神秘与美丽。这些歌曲让人们充分领略西部人文风情的同时,也成就了民族音乐家——王洛宾。
由陕西导演史文执导,国家一级编剧、陕西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竹子担任编剧的电影《半个月亮爬上来》即将在陕开机,影片将会以当年王洛宾创作西部歌曲的传奇故事为背景,讲述王洛宾当年在陕西萌发创作的愿望与激情,并走向大西北开始创作西部歌曲的传奇故事。
说影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首部音乐爱情故事片
王洛宾扎根西北,将一生都献给了西部民歌的创作和传播事业,创作出《沙漠之歌》、《西部歌声》、《老乡,上战场》、《洗衣歌》等富有地域特色和时代印记的经典歌曲。可以说,王洛宾是西部歌曲的伯乐,而西部歌曲也成就了王洛宾。
导演史文介绍,上世纪60至70年代,中国出现过非常著名的《刘三姐》、《阿诗玛》、《五朵金花》等音乐故事片,深受广大观众喜爱。此后,这类故事片出现断档现象,而电影《半个月亮爬上来》的问世,将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第一部音乐爱情故事片。
说起拍摄初衷,史文说,一方面是作为陕西人的一种情怀、责任、使命感。因为自己从小就喜欢王洛宾的音乐,也是听着王洛宾的音乐长大的,所以想拍一部精品电影,提升民族的文化自信。另一方面想让更多年轻人知道民族的优秀文化。
史文介绍,影片将有三大亮点呈现,一是以王洛宾先生28岁到30多岁这个阶段为主,因为在这个时间段,王洛宾创作出了很多经典歌曲。那么歌曲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创作的?它是如何传播和传承的?王洛宾作品的艺术价值又是什么……通过这部电影,都可以了解到。二是影片将展现七宗美:景美、人美、心灵美、音乐美、舞蹈美、服装美、原生态美。之所以取名为《半个月亮爬上来》,也是为了观众在两个小时的观影过程中度过一个美的时刻。三是王洛宾跟三毛爱情故事在电影当中也有所体现,但是如何体现,目前还不能透露。
谈困难 挑选主演难度大
据史文介绍,为拍摄好这部电影,主创人员已用了近3年的时间,在陕西、四川、甘肃、青海、新疆等地采风体验,同时将在当年红军长征走过的道路、驿站取景拍摄,力求打造出一部最真实的音乐故事片。当然,这个旅途也布满了艰辛和挑战。
在交流的过程中,史文称为拍摄影片,团队也经历了风险。王洛宾有很多经典歌曲,都是在大草原上创作的,为了影片的真实性,他去了四川、青海、新疆、西藏等草原,因为大多数草原的现代建筑物太多,像电线杆、铁塔等,想找到原生态的东西很难,所以年前他又去了内蒙与外蒙交界的无人区,终于找到了原生态的大草原,整个草原非常有层次,没有现代化的东西,但却是一个危险区。
谈到影片的拍摄情况,史文表示,目前影片主演还没有定下来,王洛宾长期生活在北方,作为一个音乐家,他弹了一手的好钢琴、好吉他。因此主演要很帅,但不能像现在的小鲜肉一样,他还要有北方男子汉的气质,对于弹钢琴和吉他,都能应对。作为一个艺术家,他首先要有内涵,同时也要有一定的生活阅历,要展现出人物的人格魅力,所以这对演员的要求很高和挑战极高。此外,影片中还要有故事性,如何将音乐爱情片的故事性和唯美性有机结合在一起,也是一个很大的难度。
史文回想起在四川的海选情况,上千人来参加海选,但大多都是临时抱佛脚。“当时有一个从新疆来的年轻人,听说要为电影《半个月亮爬上来》选主演,自己特别激动,一早就来了,可能唱的过程中比较紧张,一首完整的歌都没唱下来。后来我就问,你了解王洛宾吗?他才说,自己是提前一天在网上搜索知道的。”
讲收获 因影片结缘白龙、欧阳奋强等名家
电影《半个月亮爬上来》是一部重大历史文化题材的电影。影片拍摄制作吸引了各路艺术名角参与,如电影音乐部分将邀请央视音乐导演卞留念参与。同时还将邀请美国音乐大师,艾美奖获得者约翰多恩先生,英国著名音乐人天润先生,音乐家关牧村、克里木、白龙、齐秦、腾格尔、黑鸭子等参与策划。另外,87版电视剧《红楼梦》贾宝玉扮演者欧阳奋强将出任艺术总监。
“那一日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是你颂经中的真言。那一夜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歌曲《那一天》由西藏第六世达赖灵童仓央嘉措作词,音乐家白龙作曲,藏族歌手降央卓玛演唱。
在四川宣传影片,史文偶遇白龙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觉得白龙老师是被我对王洛宾先生的情怀所感动。”白龙老师说,自己走了不少王洛宾先生走过的路。他十三岁考入音乐学院,后来大学毕业以后分到了他们家附近的银行工作,因对音乐追求,他与一些爱好音乐的人组成了一个蒙古乐队,在全国各地演出,最后他选择留到成都。
除此之外,史文还遇到了几代人的偶像贾宝玉欧阳奋强,“今年52岁的欧阳老师已是满头白发,当时看到我要拍的电影题材特别激动,说拍这部电影就像他们当年拍红楼梦一样,很有意义,也很值得去做。”
聊陕西 西部歌王王洛宾与陕西的不解情缘 说起王洛宾,有人说他是“西部歌王”、“西北民歌之父”,因为他整理了上千首西北民歌;也有人说,他是人民音乐家,因为他是第一个用汉语介绍民族音乐的人。
王洛宾的歌传唱了半个多世纪,人们对他的作品耳熟能详,却鲜有人知,陕西是王洛宾音乐艺术之旅走进西北的第一站,也是他踏上漫漫丝绸之路采集西部民歌的始发地。影片开拍时间,计划定于6月份左右,陕西将作为一个重要的拍摄点。
王洛宾的儿子王海成告诉记者,1934年,父亲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满怀对侵略者仇恨的王洛宾与妻子洛姗几经周折来到西安,找到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要求当兵上前线,后来被安排在丁玲领导的“西北战地服务团”当了一名宣传员。之后,便和战友们前往风陵渡,去为那里的抗日将士慰问演出。他们一边演出宣传,一边在黄河渡口搬运物资背送伤员,往返陕西潼关、西安多地。在这个时期,父亲执笔创作了《风陵渡的歌声》、《老乡,上战场》、《洗衣歌》、《血花曲》等大批抗战歌曲。
王海成说,父亲的临终遗言是“愿通过歌曲带给人们美的享受”,这也是父亲一生的追求目标。对于即将开拍的电影《半个月亮爬上来》,他希望导演、编剧、演员等能够克服困难,尽快完成这部电影。“我父亲一生太坎坷、太传奇了,所以两个多小时的电影不能完全表达,所以在这部电影之后可能还有第二部、第三部关于我父亲的电影。”
读者声音 90后大学生王同学说,西部歌王王洛宾的名字从小就常能听到,很期待《半个月亮爬上来》这部作品,通过电影的方式能让人更直观地了解他的生平,也可看到大西北的自然之美与音乐之美如何与人物串联,并展示出来。此外,希望这部影片能如实地还原人物,如果保留西北各地方言来演,味道就更足了。
作家辛峰说,西部歌王王洛宾几乎家喻户晓,他的歌曲在我童年的时候就已经非常流行了。听闻陕西史文导演要拍关于西部歌王王洛宾《半个月亮爬上来》电影,我非常期待!希望能在这部电影中不仅看到一个歌者永不停息的艺术追求和纯粹情感,也能看到一代音乐人饱经苦难,历久弥新的民族风骨。
歌手赵大地说,只要是喜欢或者搞民族音乐的人,没有几个不知道中国近代民族音乐史第一人——王洛宾先生。先生的《在那遥远的地方》、《达坂城的姑娘》、《半个月亮爬上来》、《在银色的月光下》、《掀起你的盖头来》等歌曲,不仅好听,而且经典。不管是听还是唱,总会给自己带来快乐。听说要拍电影《半个月亮爬上来》,我希望能将此片拍成像这首歌一样美的传世之作,我一定会去看。
文化艺术报记者 吴嫚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