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B01版
发布日期:2017年03月10日
黄河情怀 民族精神
黄河情怀 民族精神
  相伴52年、48年的同学老友在一起……
  领导嘉宾在联谊会现场
  联谊会现场
  众多媒体跟踪报道
  吕少华在联谊会上挥毫
  赵树栋
  赵锦荣
  肖云儒
  陈爱美
  云涌光明顶120cm伊120cm
  黄河颂歌400cm伊200cm
  吕少华,旅法画家、巴黎美术学院博士。他的作品以大气磅礴、恢宏流离而又不乏清秀俊逸的独特风格而备受各界的瞩目与青睐。尤其是先生笔下的黄河与黄山,他把油画元素与中国画创作相融合,写实与写意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吕氏风格的绘画艺术。 

  2月8日,西安古都文化大酒店长安宴会厅华灯结彩,嘉宾云集,在气氛热烈、情意浓浓的问候交谈中,吕少华先生新春同仁联谊会在此隆重举行。联谊会开幕式与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的吕少华作品同时进行着。屏幕上显示着吕少华近几年创作的数十幅作品,幅幅都是气势恢宏,让人激情澎湃。国画《黄河》画面中的壶口瀑布气势磅礴,似乎声如雷鸣,以排山倒海的雄姿展现着,似一条巨龙奔腾着、咆哮着,令人震撼。
  吕少华,旅法画家、巴黎美术学院博士。一九四五年生,江苏南京下关人。享受国务院特殊专家津贴、国务院新闻办中国人权基金会理事、国务院扶贫办常务理事、文化部社会美术高级职称第一考官、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家文化部黄河画院院长、英国皇家牛津学院美术系博士生导师,法国巴黎市荣誉市民、瑞典皇家艺术学院博士、瑞典皇家北极星勋章获得者。吕少华先生的作品以大气磅礴、恢宏流离而又不乏清秀俊逸的独特风格而备受各界的瞩目与青睐。尤其是先生笔下的黄河与黄山,他把油画元素与中国画创作相融合,写实与写意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吕氏风格的绘画艺术。
  联谊会现场气氛热烈,老友相见,分外激动,吕少华先生数次感动落泪。此次聚会是吕少华先生与众多亲友多年来相聚的夙愿,意在展现一位书画艺术家对社会和家庭的责任。吕少华先生表示,作为一位有良知的艺术家,就应该无私地担负起属于自己的社会责任,他期望能与更多的有识之士为中西方艺术发展贡献力量。推动中国书画艺术事业的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这次联谊活动将是一如既往地把高雅的书画艺术,和更多的书画名家带到国际、带到老百姓的身边。让更多的人通过这次活动了解黄河文明对我国文化艺术的影响。与会嘉宾也纷纷祝愿吕少华先生创作更多的国画精品奉献社会,也愿他将代表中国符号的黄河与黄山作品画出中国,走向世界。
  与吕少华先生有二十年交情的老朋友、挚友赵树栋,是吕少华书画道路上的见证人。他代表北京的朋友发了言,他讲了他心目中的吕少华,在说到吕少华如何从一个普通画家到在全国有影响力的艺术家时,他总结了四点,一,坚持正确的创作方向。二,找准了艺术创作道路。三,把握做人的底线。四、他看重国学修养,有深厚的文化底韵。他说,吕少华的作品之所以百看不厌,是因为他带给人们的是美,是正能量。
  著名学者肖云儒对吕少华的作品更是评价颇高:少华的画是把家国情怀和山川气象巧妙地结合起来,在国外画黄河、黄山,就是画中国符号。他能够把母亲河画得和父亲一样,把父亲山画得和母亲一样。黄河在他的笔下永远是激越奔腾、生命不息的。他把我们民族艺术里男子汉的气势一下画出来,把黄河的骨气和血性画出来。他画出别人发掘不出来的意韵,他作品里有壶口之铁血,也有黄山之柔情。另外,肖老也提出了几点建议,他认为吕少华的艺术发展到现在,应该很好的做规律性总结,进行细致的梳理与提炼,逐步地奠定“吕氏山水”,逐步地建立“黄河画派”,在国际上我们打出黄河画派,就是打出中国画派。文化艺术报记者 昌龙利 倪尧 

    【联谊会嘉宾】
  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原党委书记、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赵树栋,著名文化学者、文艺评论家肖云儒,文化部恭王府主任谷长江,文化部中国动漫集团原总经理、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原监事会主席金一伟,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原办公室主任、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郑连成,陕西省美协党委书记、驻会副主席吕峻涛,陕西省传媒学会会长赵锦荣,河南省书画协会会长刘尚忠,中国教育电视台台长张天林,陕西省文化艺术交流公司总经理、古都文化大酒店副总经理周勇,陕西省著名画家胡明军,《名家艺苑》特刊杂志主编牛小明等。活动由著名主持人陈爱美主持,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名家马友仙弟子刘岚专程前来演出助兴。吕少华先生夫人和儿子及吕少华北京和各省挚友、新闻媒体等近500人参加此次联谊会,其中包括五十二年及四十八年未曾谋面的老同学、老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