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海(子侯),陕西榆林人,1967年生于延安。1992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工艺设计系,获文学学士学位。曾任职于交通部日照港务局及TCL集团。长期从事商展设计、平面设计、企业营销管理等工作。现为西北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北大学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陕西迎宾书画院院士,深圳插画协会理事,西安华中星辉艺术馆馆长、艺术总监。
近年来,他展览、出版、策展众多优秀艺术作品,包括:
1992年,美术作品《万里长城渴望点燃奥运圣火》入选“北京2000年申奥美术作品”展(北 京中国美术馆),并编入《北京2000年申奥美术作品》集(奥林匹克出版社);
2002年,出版个人画集《想就想了画就画了》(香港正轩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3年,展览并策展《大漠》油画艺术八人巡展(西安、延安、靖边);
2015年夏,在陕西国画院美术馆举办《向陕北致敬》大型油画个展,展出作品110余幅;
2015年冬,在西安举办《春意水韵·子侯水墨、水彩》个展;
2016年11月,在西安华中星辉艺术馆举办“绿意”·子侯、刘昊油画艺术双人展。
旧城雪霁
那树·那湖
黑木沟晨曦 3月3日,著名画家、策展人子侯先生“故土家园·子侯陕北风情油画作品(2009-2016)回顾巡展”,在西安华中星辉艺术馆拉开帷幕。
这是子侯8年来,以家乡陕北为创作基地,探索、寻找和完善艺术个性语言的心路历程,充分展示了子侯难舍的家园情怀,是作者对家乡陕北的崇高致敬。
名家寄语
戴希斌(著名画家,原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陕西省美术家协会顾问,陕西迎宾书画院院长):
子侯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从事过艺术设计工作,当过策展人,也做过生意,转了一圈还是回到了黄土地,干起了割舍不下的艺术教育工作和油画创作。
他眷恋着黄土地,热爱那蓝格莹莹的天和九十九道弯。陕北人的质朴、激情、豪迈、自信、坚强都在子侯的艺术实践和油画作品中淋漓尽致地得以体现。
他画的陕北沟沟峁峁、大漠风情、窑洞、旱柳……色彩明快强烈、用笔纯厚,硬朗,取景构图应物象形,处处流露出发自内心的人文情怀。子侯的油画不仅重视素描色彩的基本功,画面的技法技巧、更强调主观意识,物我两忘,情景交融。他的作品“黑木沟系列”、“狼卧沟的温暖阳光系列”、“靖边龙洲写意”、“天赐湾的冬雪”等都是自然的升华,艺术的再创造。他说油画创作,不仅是认识生活,表现生活,归根结底是在表现自己的感情、思想和文化修养。其实这些正是油画中国风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子侯很自信,也很睿智,善于学习,经常与画友结伴而行或独自深入陕北高原腹地,采风写生,坚持艺术来源于生活的创作之路。画作当随时代,反映时代,他懂得一个艺术家要有社会责任心,要有担当。文化艺术是中华民族生存繁衍的血脉,是民族生存的曙光。我们热爱陕北高原,热爱黄土地,自觉地为艺术献身,就是伟大的爱国主义。
行行复行行,艺海无涯,能够坚持就是希望,相信子侯未来会创作出更多的油画佳作,回报社会的厚爱,实现自己专属的艺术之梦。
刘爱民(著名油画家,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作为一位在商海沉浮中成功的艺术设计家,赵子侯先生又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驱车独行的“绘画艺术”大侠,他的无拘无束、自我宣泄的油画写生,流露出他丰厚的艺术设计修养以及对民间等多重艺术领域的广泛兴趣。
从陕北出来的赵子侯早就是一位成功的艺术设计家了,却一直忘情地迷恋着油画艺术。一定是他已认定,唯有油画艺术形象所独具的审美承载功能,才能够帮助他回应内心深处对故乡黄土高原蓝天白云的眷恋。他不畏寒暑、游走陕北、坚韧不拔、矢志不渝、了无顾忌、下笔直取,以多年从事艺术设计的学养与心得,画自己的油画。探索自己的油画艺术形式,创造自己的油画艺术形象,成绩斐然。
陕北令人难忘!用油画艺术作品向故乡陕北致敬的赵子侯令人赞叹!
高建群(著名作家,陕西省文联专职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文化交流协会名誉会长):
一个西安美院毕业的高材生,在这个世界游历一番后,年届五十时,回望黄土地,用手中的画笔为自己寻找一条回乡的路,为陕北高原故乡献上自己的无限膜拜和崇高致敬!
屈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子侯是我的学兄,在长安杨万村老美院上学的时候,我读国画系,他上工艺系,虽然我们同级,但他比我年长一点,又画得出众,加之还有同级的几个陕北同学与他相熟,一来二往,他竟成了我在美院为数不多的几个好朋友之一了。
美院毕业后,子侯孔雀东南飞,远走沿海发达城市,寻找自己的理想,一晃多年,已在大型国企的设计策划部门干得风生水起,颇负声望了,却不忘初心,在不惑之年急流勇退,重新规划了自己新的事业,由商而文,他的勇气和胆识我是服了!
再见到子侯的时候,还是在西安,六七年前,我很惊喜。这时候我所任职的西北大学艺术学院的设计专业正在尝试着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试图把一线设计师引入到学校的课堂内进行教学。我对子侯说,老兄,可否借你宝贵的思想,开开我们学生的脑洞?总之,话说到这里,没给他商量的机会,子侯兄就被拽到了我们学院的课堂,开始给学生讲广告创意等课程,这一讲,好几级的学生们有福了。到后来,他又做我们艺术硕士的创作导师,人品学品,有口皆碑。
说实话,在学院里,他认识的学生比我要多。子侯人缘爆棚,幽默谦和,非常有耐心和爱心。他带学生去陕北民间美术采风的时候,他的朋友请客,是连带40多号学生一起请的,这种人品,上课基本相当于做慈善,少有人能做得到。前年春节,一个已经毕业的学生念他老师的好,从陕北给他带了一只羊回来,我在,也沾了他的光分得两腿。我羡慕他和学生好,真是能好的不分彼此。
子侯的根在陕北,刚回西安的时候,他给我说,他想把故乡陕北作为他的创作基地,画一批油画。我知道他的功底扎实,老美院的学生大抵都有成为艺术家的梦想,他是其中最为执著的一个。只是没有想到的是,他的故乡梦做的速度比我预料的快得多,几年下来,竟然有三四百幅作品呈现在了观众面前,蓝天碧野、黄土白城,大漠长河、沙岩旱柳无不尽入画图,而于色、于型、于品、于味皆能自成语言,或沉郁浓厚,或绚丽斑斓,勾画出了一个游子对故土深深的眷恋。这种毅力与创造结合的产物,在我看来,就像一个正在成长的美少年,每一次的际会,都能带给人一种惊喜,让人连连赞叹!
子侯是一个有情怀的人,他对画面调性的把握正是他艺术真性情流露,他的精准之处,在于无论是在强烈的冷暖冲突中,还是在同类色的调和中,他都能够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拘无忌,收放自如,正是画如其人,把他对大陕北的人文关怀与陕北人与生俱来的悲悯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子侯的画不失写实的本分,但如果说要给他一个风格的界定的话,我更倾向于用“乡土浪漫主义”这个词来理解他作品里所呈现的精神指向,这种在“浪漫”与“寻根”之间,或隐或显的连接,恰是嵌于子侯灵魂深处挥之不去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