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B06版
发布日期:
书评
一诗一词总关情
■ 王新民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道: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说的意思是观察事物乃至为人处事必须要全身心地投入,充满热爱之情,才能有感而发,而只有诗人自己动心动情,才能打动读者。读了徐山林《山林诗草》,就深感这是一册动心动情且动人之佳作。
  从《山林诗草》的《书法一得》一诗中亦可看出诗人的为诗之道和艺术探索,诗中写道:“胸有波涛笔自狂,横扫千钧穷华章。书道无极任驰意,人各有体竞逞强。守拙苦耕是正道,媚俏哗宠坠荒唐。面帖百家终有悟,写出自家味最长。”依笔者愚见,该诗首联可解释为诗词创作要有真情实感,即《诗.大序》中所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山林诗草》多抒情之作。笔者以为其情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所从事的事业的忠诚之情。诗人虽然身居高位,但也遭遇到坎坷委屈,面对窘境,他对党和人民的事业痴心不改。在《夜省》一诗中,诗人“文革”期间遭受“众口齐责屈难辨,独省长夜九回肠”的艰难困苦时刻,依然“自信无邪心自定,且将一生任评量。”在《中秋夜凭栏》(自度曲)一词中,诗人吟道:“历历往事,荣枯几折痛彻心。痛定当励振兴,切莫空羡外人,清谈误前程。但愿明月在,照亮中国魂。”从清谈误前程到清谈误国发人深思啊!诗人崇尚的是任劳任怨,退而结网,赤心不改,精忠报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二是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之情。诗人游历中外不少名山大川,唯对祖国山河情有独钟。在《观黄河壶口瀑布》一诗中,诗人泼墨:“不尽天流来琼瑶,浩荡华夏走巨蛟。气冲霄汉天欲倾,声咤石裂地宫摇。万顷金涛宣正义,千团火云烧鬼妖。历尽艰辛聚大势,一腔正气对天啸。”何等酣畅淋漓!何等气势澎湃!如果没有对包括壶口瀑布在内的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之情,能写出如此佳作吗?这是笔者看到的描写壶口瀑布的最好诗作之一。
  三是对黎民百姓的冷暖体恤之情。诗人在《紫阳救灾》一诗中记录了救灾实况和真情:“一、房舍田路荡无存,残垣断树满目痕。一夜恶洪吞百命,长谷咽水哭新魂。二、烈日退我一层皮,一日三次拧汗衣。途中连饮五壶水,未将心头焦火熄。”真是痛灾区灾民之所痛,急灾区灾民之所急。在《无题》一诗中诗人夫子自道:“曾将豪情寄理想,遍访百姓问民生。披荆斩棘何辞苦,抢先救灾勇献身。”诗人退而不休,老有建树,创建陕西省慈善协会并任会长多年,扶贫济困,善莫大焉,正如武复兴先生诗中所赞:“年迈君行健,为善散温馨”。
  四是对故乡桑梓的怀念奉献之情。1983年,诗人在《二辞故乡》中写道:“汗珠滴滴洒故土,别情依依泪沾襟。二辞故乡何所报,一瓣心香献乡亲。”写于2005年的《乡愁》游子吟道:“秦岭参天树,巴山五彩云。心藏金州月,梦生汉水情。”诗人不仅是这样写的,而且是这样做的,他虽久居省城高位,但不忘故土恩情,曾将自己一生收藏的字画、邮票等珍贵藏品无私的捐赠给故乡安康,建立“藏一角”供父老乡亲分享。
  五是对至亲好友的恋恋依依之情。在《无题(悼天芝之三)》怀念亡妻天芝时写道:“往事难遣总缠绵,风雨共度四十年,想到伤心垂泪处,万念俱灰心已残。”《赠友人》一诗写道:“似水流年贵如金,喜有建树庆芳辰。四十春秋闪亮彩,三百佳作壯征程。滚滚红尘情何寄,茫茫人海有知音。莫道前路无知己,万千读者伴君行。”
  要说《山林诗草》的风格特点,笔者以为情真意切是其主要特征,这对一个高级领导干部是难能可贵的。对此著名文学理论家李希凡先生在题为《用“心”写出的诗》的序文中有精辟的分析和点睛的评论。论及徐诗中的抒情之作,序文这样评点:“或写夫妻间风雨相帮的情谊,或写母子、母女舐犊情深,或哀悼挚友亲人生离死别,或记述生活情趣,不务浮华,不事藻饰,都在朴素中写出真诚,平淡中融有深情,显示了作者丰富的感情世界。”最后点明诗人是“用‘心’在写诗!”这知心之音非“能体味到徐山林先生把感受升华为诗的那种激起读者共鸣的深邃的情愫”,是奏不出来的。
  缘于与诗人志同道合,作为著名诗人、学者和作家,武复兴先生在注释《山林诗草》时,不仅是逐词逐句的注释,而且时常有历史的追述和精彩的评说,在《题黄楼》的注释中写道:“黄楼,是陕西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新城内的一幢中西合璧式建筑。民国初年为冯玉祥将军所建。因外涂黄色,故称‘黄楼’。现为陕西省人民政府议事堂。徐山林担任常务副省长期间,一直在这里参与处理全省的各项重大公务活动。这首诗集中反映了他在这个特殊岗位上的种种经历和感受。”再如《灾后返乡》注释中对1983年安康大水灾中诗人乘坐直升飞机赶往灾区并连续13个昼夜指挥抢险救灾工作的追忆。又如《五十初度》注文中写道:“五十而知天命,是一个让人警觉,也让人深思的年轮。初度,既有记录的涵义,又有抒发胸怀的意思。这首诗充满了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对事业执着追求的坚定信念。”对于诗人丰富内心世界的揣摸,对于诗人精神和信念的理解,以及对于诗意的升华和整个诗集的宏观把握,无不反映出注释者的深厚学养、阔大眼光和高超见解。由于篇幅有限不再赘言。
  郑板桥曾有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笔者不揣浅陋,化用此诗对诗人徐山林先生及其《山林诗草》概括如下:黄楼谛听萧萧竹,洞晓民间疾苦声。《山林诗草》凝心血,一诗一词总关情。
 
  《山林诗草》
  作者:徐山林
  出版:陕西人民出版社
  时间:2016年12月
  简介:本书系作者徐山林先生50年来辛勤创作的诗词汇编,由武复兴注释。它蕴含着作者多样的人生感受,闪烁着激越的心灵火花。其中有立志报国的丹诚、浩然正气的抒发、惶惶求索的忧思、事业成功的喜悦,还有祖国山河的礼赞,以及亲情、爱情、友情的深情表达,是作者人生征程中志向、事业、情感的生动印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