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2017年01月20日
陕西两会上的“文化”关键词
陕西两会上的“文化”关键词
  1月15日上午,备受全省人民瞩目的陕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在陕西大会堂隆重开幕。  梁萌/摄
  1月14日、15日,政协第十一届陕西省委员会、陕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在西安召开。陕西省省长胡和平指出,2017年要抓住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重大机遇,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保障民生,着力加强文化和社会建设等十大工作任务。代表、委员们在会上参政议政,为陕西发展献计出力。
  “一带一路”建设
  随着国家决定在我省设立自贸试验区,又给我省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抢抓机遇,不断提升陕西对外开放程度?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抓住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重大机遇,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并提出具体的推进举措:首先就是要高起点建设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突出制度创新、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复制推广上海等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创新经验,创造具有陕西特色的实践经验。积极探索内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新模式,形成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规则体系、政府监管体系和管理体制机制,打造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
  今年,我省将继续抓好“一带一路”交通物流、科技创新、产业合作、文化旅游和金融合作五大中心建设。紧盯世界500强企业开展专业招商,办好陕粤港澳经济合作活动周、陕西长三角经济合作活动。支持西安国际港务区打造中国最大内陆港,加快建设空港综合保税区,争取设立宝鸡综合保税区,组建西北国际货运航空公司等。同时,我省将设立产业海外发展基金,支持100户优势企业参与国际产能和现代农业合作,加快建设3个设立在国外的经贸合作园区等举措。
    大秦岭度假圈
  推进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推动交通出行、房屋住宿、生活服务等领域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培育医疗、养老、家政等新的消费增长点。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进社区。打造15分钟社区便民生活服务圈。
  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以文化带动旅游发展,以旅游促进文化繁荣,推进资源整合、项目结合与产业融合。积极创建全域旅游试点省份,加快推进大秦岭人文生态旅游度假圈等重大文化旅游融合项目建设,启动汉中天坑群地质遗迹保护开发,培育民宿旅游、体育健身、康体养生等旅游业态。培育壮大网络娱乐、数字出版、文化创意等产业。加快建设电子商务平台、农村物流配送体系,支持西咸新区、延安新区大数据和云计算项目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17年要更有力、更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努力提高就业、养老、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
  坚定文化自信加强文化建设。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红色基因传承发展,努力使陕西坚定文化自信的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实施“大秦岭·中国脊梁”文艺创作工程,抓好“百优计划”。在新兴文化领域谋划一批项目,推出一批文化精品力作。加快实现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
  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深化学区制管理改革,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初高中未升学毕业生技能培训全覆盖。支持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特殊教育稳步发展,促进终身学习体系与学习型社会建设。
  推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稳步提高社保待遇,适时调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继续推进城乡医保整合,启动实施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推进医养结合,发展养老服务业,新建20个县级社会福利中心、200个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站或日间照料中心、1000个农村互助幸福院,在留守儿童数量较多的县区建设未成年人关爱保护中心。
  推进健康陕西建设。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不断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疾病应急救治、卫生监督体系,进一步加强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鼓励社会办医,促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陕西故事”
  陕西省歌舞剧院副院长王宏说,艺术家要做好的就是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提炼,用艺术形式将时代主题表现出来,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不断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出更多群众爱看的剧目。
  王宏认为,不论是院团体制机制还是剧目形式的创新,仍需政府部门有针对性地对一些剧目进行保护与传承,不能一味地推向市场,这样会面临传统文化消亡的可能。
  “有传承才会有创新。”在剧院“走出去”时,外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程度,让自己意识到,文化是连接陕西与世界的桥梁。要让这座桥梁发挥好作用,就不能像“猴子掰苞谷,掰一个丢一个”,而是要依托秦汉唐文化元素,创作出具有世界品质和审美元素的艺术产品,更好地宣传好陕西,讲好“陕西故事”,做好“走出去”的桥头堡。
    陕西旅游
  委员刘佩炘说,由于包装推广和规划布局不到位,导致陕西旅游业长期处于“禀赋佳,状况差”的境地。
  她以澳门和香港为例,两者虽是弹丸之地,无论历史文化还是自然风光,都远不及陕西丰富和多样,但对于已有资源,都会不惜气力进行深挖和推广,并在不同游客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规划旅游路线,依托完善的旅游业产业链,将自己打造成旅游胜地。
  她建议,陕西要对旅游资源进行升级整合,积极拓宽推广渠道,不断提升市场意识,仅仅依靠原始资源和固有名气去吸引游客是远远不够的。陕西的旅游业仍然处于相对较低的发展水平,只有加强竞争意识,丰富宣传手段,才能让陕西的旅游业越来越强。
    佛教祖庭
  2016年,陕西师范大学佛教研究所所长吴言生的提案《打造“佛都长安”文化品牌,提升陕西文化大省地位》,被列为省政协副主席重点督办提案。这个被省政协提案委干部称为“最有文化底蕴的提案”,直接促成了“首届汉传佛教祖庭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西安的成功召开。“研讨会很好地向全世界宣传我省六宗祖庭文化的地位和价值。”吴言生认为,可以趁势而上,打造世界级汉传佛教祖庭文化中心。
  六宗祖庭文化是我省独有的文化资源优势,在国际上占有重要地位。“下好六宗祖庭文化这盘大棋,不仅能够发掘祖庭文化的积极意义,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还能有力彰显我省文化大省的地位和实力,更好地服务于陕西文化强省的战略,实施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造具有陕西特色的优势文化品牌’的发展目标。”吴言生认为,这些都能助力陕西文化走向世界,促进陕西文化与世界各国交流互鉴,共铸辉煌。
  “相比兵马俑和法门寺,六宗祖庭的知名度还远远不够,文化意义被严重低估,因此需要加大对六宗祖庭的宣传力度。”他建议,要继续推进对六宗祖庭文化的研发,同时,还可通过规划六宗祖庭文化旅游路线图,聚集合力打出发展组合拳。
  据《陕西日报》、西部网、陕西省人大、陕西省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