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5版
发布日期:2016年12月02日
孝顺or“笑瞬”
孝顺or“笑瞬”
  在说到正题前,让我先引进一个名词:攀比。更多地被人们用于身心不成熟的,没有发育完全的青少年。然而今天,我想说的“攀比”,是我们的中华美德“孝顺”的话题。首先重申,以下的言论是个人意见,没有任何贬低曲解传统文化的意思。
  我的母亲的父母也就是我姥爷和姥姥,早已过了古稀之年。我有两个舅舅一个姨,算上我母亲,一共是四个儿女。含辛茹苦的养育如今终于有了回报。他们也到了放下劳累的身心、乐享天福的时候。因此一场子女之间的养老争夺战就此展开。
  最后的决定,是他们与小姨一家到北京居住,山东老房子暂且留给大舅作为装修房子时的临时居所。在子女的一再要求下,开始带着老人四处旅游,尽赏中国乃至世界的美景。听到这里,你们会觉得这是一幅子女老人安居乐业的美妙画面,然而,故事的转折就在这里。
  微信登上历史舞台不久,我们家就建了一个微信群,用于平时亲戚间的沟通和交流。建立之初,大家都本着有事说没事不理的态度,可是后来就渐渐演变成了子女们“晒孝顺”的群。大家开始将老人在各地旅游的照片发到群里,吃饭,游玩,凡是能够照相的地方,大家都让老人合一张影。我们照不照没关系,老人一定要照,照完就发。每当我问母亲为何要如此做时,她总是搪塞:“老人老了,以后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能出来玩了,就拍照……留念嘛!”我很多次问过姥姥,究竟想不想出来,四处奔波。姥姥的回答是:她只是想着在家里,安静地看看电视,打扫打扫卫生,用这把老骨头为子女们多做点事情,就知足了。可每次拒绝时,都拗不过小姨、母亲的倔脾气,硬是被“拉”上了旅途。
  我想大家的良苦用心是好的,让老人在有生之年能多走走,见见世面。可是,为何总要不断地将这种所谓的“孝顺”一味地展现给别人看?这让我不禁想起了很流行的一种行为:饭前拍照。不管怎么样,吃前都要拍一下,才能吃饭。拍的目的,说好听点是分享,说直白点就是炫耀、攀比!!这不正和如今我家兴起的“老人拍”一样吗?让自己的孝顺,变成了照片上老人的“笑瞬”。子女们究竟是为了孝顺老人,还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孝心?究竟是为了让老人开阔眼界,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我无法判定,更无法回答,但是我想说的是,老人已经老了,更多的其实是想在有生之年多陪陪子女,多看看自己身边的人,多过几天幸福快乐的日子。而我们有些子女的行为,确实令人费解。将老人送入旅游团,送到国外去。还不断地吹嘘自己的心血和决定。老人们孤身在外,人生地不熟,用苍老茫然的眼神看着眼前倾斜的比萨斜塔,用早已半聋的双耳听着导游煽乎蒙娜丽莎的传奇故事,用颤抖的双手扶着塞纳河畔的椅背……
  已经没什么好说的了,耳边的微风和窗外寂静的夜让我在此时回想起姥姥的笑容。如果真的爱他们,就请尊重他们。相信你的身边也会有如此的子女,请告诉他们:不要认为老人的推辞是对你孝心的回绝,其实那颗想留在家里的心,就是对儿女孝顺的肯定!
  我不知道我以后会如何对父母,但我想我能做到的,就是让他们能够笑着走完最后的时光。

   小敏简评:孝敬父母不只是给他们吃饱穿暖;孝敬父母还有不要叫父母生气,热爱、尊敬父母才是全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