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2016年12月02日
宝鸡作家发声明退出作协
宝鸡作家发声明退出作协
  11月27日,草根作家知名博主郭福全在自己的博客和公众号发表声明,决定退出陕西省和宝鸡市作家协会。声明发出后,引发文友们的关注和热议。本报记者专访了当事人和相关单位。 

  郭福全:“理事8年从未理过一件事”
  声明中郭福全称自己2008年4月份经由陕西省作协副主席、宝鸡市作协主席李凤杰老师特批加入宝鸡市作家协会,同年11月在宝鸡市作协换届中当选为作协理事;2009年3月份经由陕西省作协副主席李凤杰老师和宝鸡市作协主席王景斌介绍加入陕西省作家协会。然而除2008年11月参加过宝鸡市作协的一次换届会外,再未参加过一次作协的活动,8年的理事也从未理过任何一件事。
  引发郭福全发声明的导火索正是近日召开的宝鸡市作家协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郭福全说:按理说作为宝鸡市作协理事的一员,会员代表大会应该被通知到,但是事实是除入选作协当年参加过宝鸡市作协的一次换届会外,再未参加过一次作协的活动,没有接到过作协的任何一个通知和电话。 

    宝鸡市作协:退会应该走正常程序
  记者就该事采访了宝鸡市作协主席李广汉,他表示,他也是从网络上知道这一事件的,当事人并没有就退出陕西省和宝鸡市作家协会向协会提出书面申请。所以宝鸡作协也不予回应,如果要作出回应,必须按照作协的章程。李广汉也表示,在代表大会人员通知上并不是每个人都通知到,与会代表都是近年在文学创作以及工作中较为突出的人员。 

    作家退出作协并不少见
  其实作家退出作协并不是新鲜事,从当年李锐、洪峰等宣布退出作协之后,北京作家郑渊洁也曾高调宣布退出,追溯缘由,几乎都是作家们在作协中受到冷落或者与作协制度存在异议。部分作协内部人士也认为,作协没能为真正需要帮助的受冷落、歧视的作家提供帮助,反而“成为‘为极少数人服务’的机构”。作协在日常工作中与作家的关系日渐松散,影响力弱化,权威丧失。 

  记者手记 
  近年来退出作家协会的作者并不少见,但亦有更多的人去加入这个大家庭。然而作家和作协之间的矛盾却时有发生。在这个充满舆论的时代,没有不透风的墙,事情会发生也总能解决。
  作家们加入作协是对自己创作成绩的肯定,也是借此平台来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作家梦。作协吸收的作家们具备一定创作基础,其中不乏杰出和优秀的作家。
  但是很多人加入作协后,就没有“然后”了,似乎有了一个作协会员的证
  书就只是多了一张纸,一个前
  缀。更有人加入作协后,就一直
  在吃老本,没有后续和新作品。
  作协在给作家颁发会员证后没了下文,不活跃的创作者可能被遗忘,从此打入“冷宫”。矛盾在这期间产生,作家不知道作协做了哪些工作,作协不知道作家们创作中的问题和需要。
  现在是写作个人化的时代,作协对年轻一代写手的吸引力和权威感在下降,他们不再需要作协的认可,不进作协照样活得很有滋味。近年来,面对年轻一代,作协也在改变,会有一些扶持和培养年轻一代作家的政策支持。
  家人间缺少了沟通,就会出现各种问题,作协和作家本是一家,不能因彼此的不联系就成了“陌生人”。不妨互相多联系,无论是作协的日常回访,了解作家基本情况,还是作家向作协多一些创作汇报,彼此多一句话,就会多一点温暖。不要让协会只是一个机构,它可以是一群有同样梦想的成员的大家庭。   文化艺术报记者 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