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
发布日期:2016年11月04日
西安鼓乐:来自千年前的中国交响乐
西安鼓乐:来自千年前的中国交响乐
  双云锣
  在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展演节目中,“亘古遗韵——
  西安鼓乐专场音乐会”以其独特的韵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引起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关注。
  西安鼓乐是流传在西安及周边地区的大型民间乐种,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和“中国古代的交响乐”。2009年,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了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西安鼓乐的保护、研究和发展情况,文化艺术报专程访问了西安鼓乐研究保护中心。 

    奏响中国音乐史
  西安鼓乐是流传在西安及周边地区的大型民间乐种,是中国传统器乐文化的典型代表。它起源于隋唐,是迄今为止我国境内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的民间乐种之一,其结构庞大,风格典雅,至今仍然使用唐宋时期俗字谱的记谱方式,在中国民族音乐历史宝库中占据重要位置。
  西安鼓乐历经千年风雨存续至今,对于今人而言,它最具价值的特点在于其至今沿用着唐宋时期的“俗字谱”。
  今天我们熟知的五线谱追求的是准确、明晰,能够基本准确、全面地记录一首乐曲的音高、节奏、旋律变化。而中国古代广泛采用的减字谱、工尺谱、俗字谱、锣鼓经等记谱方式,记录的只是骨干音,其提示性多于明晰性,含蓄性多于严密性。其一方面渗透着中国审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点,另一方面体现着音乐传承中“口授心传”的特色,因而在记录乐谱时多为“点到为止”。如果没有相应传承,仅仅从乐谱本身来看,极难准确、完整地还原乐曲原本的形态。
  众所周知,我国的《诗经》,以及宋词、元曲,原本都是有曲调的,但其中绝大部分曲调都因为缺少记录而失传。其中极少部分经历重重波折流传至今,但因为传承断绝,研究者同样破解不了。中国民族音乐学奠基人杨荫浏先生就曾深深叹息过:“中国古代音乐史是一部没有音乐的哑巴音乐史。”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中国古代乐谱,是加密的乐谱;传承,则是密码本。
  而至今沿用唐宋时代俗字谱的西安鼓乐,就是那份活的传承。
  据上世纪60年代统计,西安各个乐社流传下来的古乐谱手抄本有70多本。通过它们,能够复原很多曾经属于“天书”的古谱。在破解《敦煌曲谱》过程中,金建民先生就通过西安鼓乐印证了琵琶的演奏方式。杨荫浏先生更是为了破解《白石道人歌曲集》,专程深入学习和研究西安鼓乐。
  所以,西安鼓乐对研究、继承、发展我国传统音乐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它可以毫不夸张地被看做“破解中国音乐史上众多谜团的一把钥匙”。 

    雅作俗时俗亦雅
  西安鼓乐以演奏形式的不同,其可分为“坐乐”和“行乐”,又可因乐曲风格的差异分为僧、道、俗三个流派。
  西安鼓乐有两个常常被大众容易误解的特点:
  第一,西安鼓乐不是宗教音乐。它虽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富有宗教意味的场合,但鼓乐始终是一种极为世俗的音乐,所谓僧道俗是以音乐风格划分的:僧派敞亮、热烈、悠扬,道派典雅、委婉,俗派热烈而充满乡土气息。
  第二,西安鼓乐很少涉及红白喜事。和人们想象中不同,它并不是民间“过事”时的吹拉弹唱,西安鼓乐对自身的定位是“雅乐”。
  鼓乐社一年中的“大日子”是六月庙会,每年农历六月初一这天,所有鼓乐社都要到南五台为成千上万朝山进香的信众演奏。为了及时上山,鼓乐社一般都要提前几天出发,沿路遇庙则“赞”,演奏赞颂神佛的乐曲,既是宣示虔诚,也是展现技艺。如果几家乐社在同一间庙前相遇,为争先后行止,就要“支桌子”。你家演一首曲子,我家也要跟一首同调式的曲牌,拼的是一家乐社的乐曲储备量和演奏水平,这也是今天乐社“斗乐”的前身。据传说,曾有两家乐社在朝山赞庙的路上拼了三天三夜不分胜负,最后不得不请德高望重的人居中说和。
  此外,“菩萨节”也是一项延续至解放初期的风俗,据老艺人回忆,那时“东南西北大街彩旗飘飘,乐声不断,摩肩接踵”。
  新中国成立后,西安的鼓乐社在鼎盛时曾达到四五十家,文革期间一度销声匿迹,改革开放后渐渐恢复,到本世纪初“申遗”时有六家乐社还在坚持排练演出。近年来,由于国家对传统文化的扶持,又有一些恢复和新加入的鼓乐社出现。但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土壤的变迁,当年全城赏鼓乐的盛景终究难以再现。 

  困境里寻找希望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其诞生和发展的特定土壤。时移世易,演奏的人、欣赏的人都变了,鼓乐中正平和、节奏平稳、回环往复的旋律已经和当代人的审美标准有较大差距。除了音乐专业人士之外,普通观众对于它的欣赏更多是尝鲜和猎奇式的,较难形成长期的爱好和投入。
  目前西安鼓乐传承的最大障碍是与当代观众审美趣味存在差距,较难市场化,乐手和乐社靠这项技能养活不了自己,最困难的时期甚至连修乐器的钱都拿不出来。所以保护中心目前的工作原则是先图生存,再求发展。
  首先,抢救和保护是第一要务,通过录音录像的形式把鼓乐的原始素材保存下来,同时编纂《西安鼓乐大典》,收集整理现存的古谱、新创乐曲,邀请鼓乐艺人口述鼓乐历史,辑录鼓乐研究论文中的精华部分等等。第二,通过国家拨款、社会捐助等多种形式筹措资金,为各乐社的运行提供尽可能多的帮助。第三,向社会各界宣传西安鼓乐,并通过多种形式为鼓乐社创造演出机会,目前保护中心已经连续九年举办了“西安鼓乐艺术节”,“走进青春——西安鼓乐进校园大型系列活动”则把西安的鼓乐社带到了北京、上海、台湾、泉州等地的数十所高校及中学。第四,通过市场调研、专家讨论等方式,对鼓乐发展进行引导。
  鼓乐发展困境可以总结为两个问题:一是缺钱缺市场,二是缺人。而这两个问题实质上一体两面,互为因果的。
  没有市场,就无法保障稳定的资金来源,目前的国家专项拨款也好,保护中心和各个鼓乐社千方百计募集的社会资金也好,甚至邀请各国的文化艺术基金入场也好,都没能形成稳定的长期机制。
  没有钱,就无法培养和留住优秀的表演人才。没有足够杰出的表演者,鼓乐就难以展现出它真正的艺术魅力征服观众,进一步拓展演出市场和爱好者群体。现在的鼓乐社基本上都是由业余乐手组成,练习时间和演奏水平都较难得到保证。很多民间班社是靠着“师父教给我的不能在我这里断了”的朴素责任感和群体习惯在坚持。几年前,为了给鼓乐“探路”,保护中心曾邀请专业作曲家根据鼓乐素材编创新的曲目。但曲子写出来,大部分班社都演不了,因为艺人的演奏技巧达不到演奏需要的标准。
  值得庆幸的是,2009年西安鼓乐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后,它的保护工作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转型,以及《慈善法》的实施,社会大众的文化消费理念和消费能力都在不断发展,也有更多的社会力量把关注的目光投放在文化艺术领域。
  目前,东仓鼓乐社已经被纳入大唐芙蓉园旗下,成为第一支专业鼓乐表演团体,并在紫云楼有了固定的演出场地。
  集贤东村、西村乐社与财神庙合作,推出针对游客的鼓乐演出。
  都城隍庙恢复了庙会活动和鼓乐演出活动。
  每年都有不少高校、中小学的集体和个人到各鼓乐社进行研学活动。
  此外,西安还建起了三家鼓乐传习所,使鼓乐有了宣传、展示、传承的园地。
  ……
  短期来看,也许这些成果并不能马上改善鼓乐的生存状况,但所有被鼓乐吸引和打动的人们都将是传播鼓乐文化的火种。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随着国家对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随着社会大众对传统文化认同感的加深,鼓乐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文化艺术报记者   倪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