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诞生以来,一直备受瞩目,相比较传统文学的读者而言,网络文学被更多年轻人喜爱,尤其近年来网络阅读更成为“90后”“00后”主要“看书”方式。更有网站曾经统计,“最强”读者一年看书29万分钟,相当于4000多个小时200多天的阅读时长。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但是这个惊人的数字背后有着太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试问在这个时间段里阅读的都是真正的文学作品么?据统计现有的网络文学作品中,都市言情、玄幻、武侠和恐怖悬疑等种类作品的点击量是最高的,网络文学没有了传统文学的条条框框,不要求必须是知名作家才可以发表作品,其作品内容更偏向玄幻、灵异、权谋、宫斗、惊悚、恐怖,深得年轻人的喜爱,甚至有的知名网络作家背后,是数以千万计的青少年读者。而他们大多阅读的只是“网络小说”。其实这些低俗的所谓网络小说其实并非真正的网络文学,它们完全不具备传统文学理论和审美理念,只是一味地以“颠覆”生活的网络模式,深深吸引着青少年。有网友就曾表示“自从看了第一本网络玄幻小说,我堕落了,每天通宵看它,高中三年,我几乎全部时间都拿来看玄幻小说了。这书瘾竟然也像毒瘾一样深入我的骨髓,深入我的思想,从此我的人生全毁了!”可见它们带给青少年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
高尔基曾经把文学叫做“人学”,网络需要文学更需要“人学”,它是衡量文学作品的思想、语言、结构等要素的基本标准,不会因是网络文学而降低。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他强调,“要适应形势发展,抓好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加强正面引导力度。”是的,我们的网络文学需要真正的文学作品,需要引导读者的正确价值观而非一个“虚幻”的网络世界。好的作品不仅仅是要得到读者的高点击量,更需要来自读者内心的欣赏和点赞。 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