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4版
发布日期:2016年08月26日
马栏山美景
马栏山美景
  前几天去了马栏山区,路过一些旧窑洞,院落破旧甚至就根本没有围墙,简陋粗制的门窗早已被时光的刀霜剑影蚕食得破损不堪,但更多的门上还象征性的有一把早已生锈的锁子,每孔的窑面山墙脚还残留着当年主人做饭烧炕遗留的烟熏火燎的痕迹。
  斑驳的土坯房总能唤起人们无限的遐想。墙是泥壅的,瓦是泥烧的,灶是泥垒的。粗笨结实的木质窗这边缺了一根棂,那头断了两根框,而剩下的已经腐朽发黑,那是风吹雨淋的。门槛被当年出出进进的脚步踩踏成了月牙形,斧痕累累的痕迹,那是劈柴留下的。门板上的桐油早褪了,两个门环已经锈迹斑斑。这些,不仅让人感叹时光的匆匆而逝。宅子周围的墙体有了很多的裂隙,直的弯的蜿蜒交叉着,宽的缝隙能够伸进一只手。墙壁有许多许多小孩的手指那么大的洞孔,油菜花开时,蜜蜂就急不可待的出来嗡嗡嘤嘤了。山里的人家就顺便用木桶制作一个蜂箱,挂在屋檐下招引着蜜蜂前来安家,野蜂变成了家蜂,所产的蜂蜜叫做土蜂蜜,由于产量不多,也因此价钱便涨得很厉害。
  土坯房的前面有一条三尺宽的廊檐,廊下堆满了柴草木墩竹器磨盘舂臼什么的,屋檐稍高处可避雨水,于是横架一根老竹或者圆木,悬着些高粱大豆萝卜玉米丝瓜干还有红辣椒什么的,竹竿上晾的全是衣服。竹叉和横杆上吊晒的是熏肉腊肉咸肉和各种干菜,一股浓烈的熏烟味和腊肉香弥漫在空中。琳琅满目。屋边是一蓬丛生的芦苇,新出生的苇芽是一定要挖掉的,不然由着芦苇的野性可劲地繁育,两三年菜地便成了芦苇园。瞧这几户,肯定迁到山外或长年在外打工去了,不然院子已经被芦苇全占满了呢?土坯房的侧面有一片空地,这是晒场,这季节肯定没有麦子、糜子可晒,唯有孤零零的碌碡在场子的一边回味着当年的繁华火热。土坯房后面的坡岭上是漫山的洋槐树,其间夹杂着野生的桃树、杏树和梨树,这个季节,地气转暖,红的桃花白的梨花粉的杏花和远近高低一垄一垄金黄色的油莱花交相辉映,把土坯房映衬得温馨浪漫诗意盎然。路边啃着干草的黄牛也开始兴奋起来了,它们不时就奔跑几步,不时就抬头哞哞的欢叫几声。山坡上有东几只西几只的绵羊,牧羊的老人含着烟嘴,一幅悠然自得的样子。还没到翻耕的时候,玉米秆零星散落得到处都是。但生机已经藏不住了,田埂上的草开始返青,茂密的白蒿丛中绿意随风泛现。一群灰色的鸽子组织得很是严密,它们行动一致步调整齐,就像一片阴云,一忽儿向东飘去,一忽儿又齐刷刷地向西飘去。
  山边、路边、屋边、小溪边,停放着不少的车子,山外的人越来越多地来到这里,因为这里有个闻名遐迩的马栏革命纪念馆,每天都有不少的游客来这里参观学习。或许,他们是在城市里闷坏了?或许,他们想回归自然,寻找返璞归真的情趣,再或许,他们是想念老家了?反正他们来了,男男女女,花枝招展,嘻嘻哈哈着。土坯房里的老大娘神情恍惚地走了出来,看看天空,看看远方,又看看这些城里的人,撩起围裙擦擦手,自言自语:噢,他们都穿单衣了,我也跟老头子拾掇点山货,去趟山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