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古往今来,这句话成了很多人的共识。事实真如此吗?非也,非也。荆轲、项羽、关羽、诸葛亮等等他们都是失败者,却不妨碍他们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那么,什么是英雄?英雄,就是要有舍身成仁的勇气,磊落坦荡的胸怀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贞。一个人即使失败了,但只要精神没有消亡,那他就是英雄。这是一种气概。评判一个人是否是英雄,并非只有成败,而是其精神,所以不以成败论英雄。
坦荡磊落的君子是英雄。项羽性格坦荡磊落、豪气冲天,他曾指着秦王说;“吾将取而代之。”雄视天下的气概谁可以比?在鸿门宴上,尽管他可以趁机杀死自己的对手刘邦,但他并没有乘人之危,并且放过了刘邦。虽然最后项羽败于刘邦之手,无颜再见江东父老,自刎于乌江边上,但是他一生光明磊落,豪气过人。相反,取得胜利的刘邦却没有赢得英雄的美称,而项羽却被世人称为英雄,所以不以成败论英雄。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失败者是英雄。孔明先生自从被刘备请出山后,便立志匡扶刘备,复兴汉室。他为刘备出谋划策——三气周瑜、智取荆州、七擒孟获……孔明虽屡立奇功,服侍两代王朝,但依旧没能完成自己的宏图大志没能统一三国。七出祁山,攻打魏国,却不幸病死在五丈原。诗圣为其赋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他虽然没有成功一统三国,但却并不妨碍后人对他的认可和称赞。所以不以成败论英雄。
项羽、诸葛亮他们都失败了,但他们却依旧被后人称赞为英雄。他们的气概、精神足以被人们歌颂和称赞,不要以一个人的成败来认可或者否定他,更不要以一个人的失败而小看他,不要一味的追求外在或者表面,我们要向英雄看齐,向他们的精神看齐。所以不以成败论英雄。
小敏简评 作者清楚的看到,英雄应是具有杰出的才能、品质激起他人崇高情感的人,英雄本色超越了成败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