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国际萨克斯音乐节节目《大重奏阿莱城姑娘》 李明睿 摄 由西安音乐学院主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萨克斯音乐节8月3日顺利闭幕。此次由法国哈巴涅拉萨克斯四重奏、世界殿堂级萨克斯演奏家亚历山大·苏雅以及包括西安音乐学院在内的全国9大音乐学院师生,为西安观众奉上了一场萨克斯音乐盛宴。
小波折 演奏家近三十个小时奔波辗转来古城
7月29日晚,来自西安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等全国9大音乐学院师生的精彩演出,为国际萨克斯音乐节开幕。
7月30日晚,演奏家亚历山大·苏雅专场演出顺利完成,两个多小时的演出赢得了台下观众热烈的掌声。挡不住观众的热情,亚历山大·苏雅三度返场致谢,并加补两篇曲目的演奏。
此次人气最高的演出专场是来自法国的哈巴涅拉萨克斯四重奏,演出前几天,音乐会门票便被一抢而光。该专场原定于7月31日晚举行,但就在开演前一天,出现了意外情况。演奏家克里斯汀·沃斯先生原打算从巴黎坐飞机赶来参演,但等了四五个小时,因航班取消而困于巴黎。主办方介绍说:“由于巴黎机场大罢工,沃斯先生所乘坐的航班取消,他多方协调,乘火车赶到荷兰,改由阿姆斯特丹飞往北京,再到西安。”
好氛围 三次返场 加演节目轻松活泼赢掌声
8月2日晚,四位国际大师获得西安观众热情持续的掌声和呐喊声,三次返场答谢演出,彩蛋部分加入了表演式的生活性演奏,将萨克斯和演奏者的动作神态、互动完美结合,让人连连叫绝。获得本报赠票的市民王先生说:“很高兴能够欣赏到这么专业的音乐会。听说他这次几经周折才到的西安,所以我们只能用热情的掌声去感谢他们。”
演出前,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八届名誉主席、原西安音乐学院院长赵季平先生在后台会见了哈巴涅拉团队,并诚挚邀请对方参加他不久后在北京的演出。哈巴涅拉特意为赵季平演奏《丝绸之路》旋律,表达对西安这座城市的热爱。
两个多小时的演出结束后,哈巴涅拉返场环节更加精彩,多了很多生活化的表演。一场没有语言的音乐会,让观众们了解到艺术回归生活的真谛。
大情怀 艺术总监张国强:希望加强国内国际学习交流
此次是国际大师阵容哈巴涅拉四重奏时隔五年后,再次来到西安。艺术总监张国强2002年在西安音乐学院任教,2005年曾接待并观看哈巴涅拉团队老师克劳德·迪朗在西安的演出,2011年又通过演出和哈巴涅拉团队建立了友谊。
由于此次音乐节对纯粹艺术的要求,从一开始就不带任何商业因素。张国强说:“时隔几年,哈巴涅拉团队的世界知名度越来越高,他们正常的出场费是很高的,这也是我一直没好意思邀请他们来西安的原因。不过通过沟通,哈巴涅拉团队结合实际,只是象征性地收取了出行的基本费用。”
创办这场音乐节,张国强的初衷就是加强国内萨克斯与国际顶尖演奏水平的学习与交流,让精髓被感知和传承。“以后每隔一两年,我希望可以一直做下去,努力邀请更多国际大师前来演出和交流,让萨克斯这门艺术活起来。”
文化艺术报记者 梁飞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