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和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将于今年国庆节前后在我省隆重举办。连日来,全省50多个演出场馆加紧维修改造,60多台新创作的各艺术门类的剧(节)目加紧排练提升,各种书法、美术摄影、文化论坛和研讨会,也在积极筹备之中。
进入5月份以来,全省为艺术节准备了20多台节目。这些作品中,既有秦人最喜爱的秦腔、眉户、碗碗腔,又有京剧、豫剧、弦板腔、线腔、汉调二黄、汉调桄桄、蒲剧、商洛花鼓,既有话剧、歌剧、舞剧、儿童剧,又有陕北民歌剧、杂技剧、民歌现代戏、民族管弦乐等等。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哈萨克斯坦时首次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陕西省委、省政府适时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目标”。文化厅在当年11月组织专业演出团队和相关人员从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赴罗马进行文化交流考察,“从长安——罗马丝路文化主题音乐会”拉开了“文化先行”的序幕,于12月12日文化厅成立了陕西省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中心。接着,从12月26日起举办了以“丝路风情”为主题的丝绸之路文化演出月。
2014年5月23日,陕西省文化厅率先在西北五省区签订了丝绸之路战略联盟协议。接着,陕西又和山西、河南签订了《秦晋豫中原文化战略协议》,和丝绸之路沿线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丝绸之路美术创作规划工程。
2014年9月12日,首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西安隆重开幕。来自俄罗斯、印度、韩国、法国、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立陶宛、吉尔吉斯斯坦、西班牙等30多个国家和部分省市共计50多个艺术团的上百台文艺节目轮番登场,东方歌舞团和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等国以及陕西本地的艺术家,在开幕式上演出了别具一格的大型歌舞《天涯若比邻》。与此同时,还举办了4场丝路文化论坛、6场大型国际美术展、50多场惠民演出。
刘宽忍十分感慨地说,实践充分说明,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是陕西宣传文化界践行“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具体举措和实施载体,其规模效应正在不断扩大,品牌效应正在日益提升。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以“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为主题,创作一批艺术精品、建设一批文化设施、培养一批优秀人才、形成一批文化品牌、建立一套良好机制,充分展示全国和我省经济社会取得的新成就、艺术创作的新成果和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风貌。
艺术节期间,全省各地均设立分会场,分别举办国家“文华奖”展演评比、新剧目展演评比、社会文化“群星奖”展览评比,全国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览评比、全国性专业艺术单项展演评比及各类展览展示活动、国内外经典剧目展演活动。届时,组织全国各地优秀剧目、名家大腕进社区、进村镇、进企业、进学校、进军营,开展丰富多彩的惠民演出活动,让经典剧目、戏剧明星“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宽忍说,现在两个大型艺术节均已进入倒计时,开幕在即,文化部、省委、省政府领导及全国各省艺术团体对此高度重视,省上成立了专门指挥部。省委书记娄勤俭、省长胡和平同志多次听取两个艺术节准备情况的专题汇报,并提出具体要求。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梁桂、副省长姜锋同志多次实地查看场馆建设、审看节目,解决难题。各项工作都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中。
最后,刘宽忍满怀信心地说,我坚信,在文化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这两个意义非凡的艺术节一定会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真正办成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永不落幕的艺术节!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