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与荷叶坪村民一起唱《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 安锁堂摄 文化艺术报讯(通讯员 冯晨曦 张永强)近日,陕西榆林佳县迎来了作家莫言。他轻车简从,到佳县荷叶坪、木头峪、白云山、神泉堡釆风考察。
莫言2011年凭长篇小说《蛙》获中国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2年获得世界诺贝尔文学奖。他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这次来佳县,莫言说是来“寻根”的。
荷叶坪村坐落在佳县螅镇的黄河拐弯处,这里河山险峻,地质奇特,黄河水在摩崖绝壁上冲出千奇百怪的天然岩雕画。上个世纪20年代,这个村的船夫李思命,不经意间编创出惊世之作《黄河船夫曲》。
莫言沿滩头穿入荷叶坪天然“博物馆”,饱览“黄河艺术长廊”,又登上黄巢塬,一览秦晋大峡谷的风情。
二三百村民赶到村口,当莫言走来时,《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在掌声中响起,莫言与村民一起唱了起来,唱黄河,唱黄河人。他感慨,最美的民歌,是在乡下老百姓的心窝里。
在古村落木头峪村,莫言走街进巷,看了十多处独具特色的民居古建,听老人讲故事。在苗家大院,看到冯玉祥将军于1927年勒石的廉政惩腐誓言残碑,莫言说:惩治腐败任重道远啊!
从白云山到神泉堡,莫言不顾烈日暴晒,来到真武祖师庙,拜访老道,研读古碑。莫言爱听故事,在神泉堡,听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和群众同甘共苦吃糠咽菜的故事,听毛主席在白布上给佳县县委题词的故事,听习仲勋和贺龙为沙家店战役筹粮的故事。在毛主席“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一面”题词前,他驻足良久。他认为,这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立场问题,是自己这次“寻根”的目的。
醇甜的红枣美酒,酸香的手工挂面,有趣的陕北故事,莫言陶醉在《东方红》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