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6年06月24日
习近平主席出访“一带一路”三国
习近平主席出访“一带一路”三国
  6月17日,中塞两国元首共同出席中国文化中心奠基仪式。
  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


  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奠基
  6月17日至24日,中国外交再度聚焦欧亚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塞尔维亚、波兰和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六次会议。
  此访是2016年3月底习主席对捷克进行国事访问后,中国面向中东欧地区、中亚地区的又一次重要外交行动,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在上述地区落地具有重要意义。
  6月17-19日,习近平到访塞尔维亚,是中国国家元首32年来首访。中塞两国2009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习近平参观中企收购的斯梅代雷沃钢厂,该项目为当地创造5000个工作岗位。两国元首共同为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奠基。该中心建在中国驻南联盟被炸使馆旧址之上,将成为西巴尔干地区首家中国文化中心。
  中波将全面推动人文交流合作
  习近平第二站前往波兰访问。波兰已同中国建交67年,经贸合作成果丰硕,人文交流方兴未艾。此次双方签署40多项系列合作协议,内容涉及投资、经贸、工业、农业、民航、卫生、文化和教育等领域。双方同意全面推动人文领域交往,加强文化和教育交流,加强旅游合作,促进地方合作取得更多务实成果,加强体育交流,互学互鉴。
  习近平还出席了丝路国际论坛暨中波地方与经贸合作论坛开幕式、中欧班列首达欧洲仪式,他表示,要将中波合作打造成“一带一路”合作的典范,带动整个区域合作,还要推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更加紧密地同“一带一路”建设对接,构建持久务实的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波兰总统杜达说:“我们可以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形象大使”。
  宁波、重庆、武汉、郑州、三亚的市长们,也千里迢迢来到华沙,寻找商机。
  从中国腹地到欧洲十字路口,行程近万公里,10多天的疾驰,中欧班列如同铁轨上的“丝绸之路”,把中国与波兰连在了一起。
  西北大学受到习大大肯定
  6月21-24日,习近平访问乌兹别克斯坦并出席上合组织峰会。随着访问期间系列合作协议的签署,有望为双方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注入新动力。双方将致力于共建工业产业园、交通和纺织业等方面的合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为中乌经济和双边关系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访问前夕,习近平发表署名文章《谱写中乌友好新华章》,肯定了西北大学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积极贡献。“人文交往一直是中乌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西北大学等单位,积极同乌方开展联合考古和古迹修复工作,为恢复丝绸之路历史风貌做出了重要努力。”北京时间21日,习近平在塔什干会见15名在乌开展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的中国考古队员。
  2000多年前,古老的丝绸之路将中乌两国连接在一起。中国西汉张骞、大唐玄奘、明代陈诚曾经出使或途经乌兹别克斯坦,乌历史文化名人的作品和思想在中国流传。
  人文交往一直是中乌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双方在互派留学生、汉语教学、地方交往、联合考古、互译文学作品方面合作取得新进展。双方合作办学的塔什干孔子学院,11年来培养了3000多名友好使者。中国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西北大学等单位积极同乌方开展联合考古和古迹修复工作,为恢复丝绸之路历史风貌作出了重要努力。
  6月23日,习近平在塔什干还会见了巴基斯坦总统侯赛因、蒙古国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
  文化艺术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