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B02版
发布日期:2016年06月17日
语文尽在字里行间
语文尽在字里行间
  全国卷II作文题:语文素养提升大家谈
  (适用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内蒙古、新疆、陕西、重庆、海南)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语文尽在字里行间

  西北大学附属中学高二文(一)班杨何宇喆
  “语文素养”是一个人的文学情感、表达水平、阅读能力的总和,语文素养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但其发端却尽在字里行间。“素”指平时,“养”指修养。何以修的素养?可谓:课堂、阅读、实践。
  课堂,是我们在学校学习语文的主要方式。字形、字音、文言文等是语文素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你需要练就的基本功。“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语文素养也是这样,要从细节之处着眼。涓涓细流汇江海,点滴笔墨绘万卷。厚土所积便是从这细微而始。故孔儒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所以课堂上的学习积累,是语文素养的基石。
  阅读,是语文素养这栋大厦的地面建筑,更加考验你的功力。阅读,是在语文中徜徉的一叶扁舟,让我们领略沿途风景:“哀民生之多艰”是屈原的家国情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李白的狂放。在字里行间,我们领略庄子逍遥于天地之间,感慨霍去病驰骋于大漠之中;字里行间我们能看到悲欢离合,阴晴圆缺。阅读,给予语文素养最丰富的养料,是语文学习中最具生命力与美感的一部分,透过字里行间,斯人斯景历历在目,这是一个领略的过程,感悟的过程,更是一个美的过程,学习的过程。
  实践,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不论是放逐于林泉幽壑之间,抑或是机辩于处世判事之际,我们都能藉此提高语文素养再上层楼。当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纸上谈兵是肤浅的,只有实践才能使自己获得最深切的体验,最真挚的情感。一年暑假,我随父母游览彩云之南。回家后,我痴迷用文字描石林,绘滇池,摹苍山,画洱海。游览云南那段亲身经历使我的游记增添神韵,“字中有画”每一处景都有恰到好处的文字作辔作鞍。一句一段,文思泉涌,思绪已在时间前方铺好了路,胸有成竹。所以,若欲深其文意,修其心性,必凝生活实践于其中。
  课堂学习、课外阅读、生活实践此三者对提高语文素养是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课堂奠定好了基石,通过大量阅读补充好了养料,加之真真切切地去享受生活,体察生活中的美,我们才能在语文学习中游刃有余,翩翩起舞。字里行间处处有奇山异水,茂林修竹,处处有心旷神怡,叹为观止。这是语文的魅力,更是阅读的美感,语文尽在字里行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