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最后600天》
顾保孜/著,杜修贤/摄
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年1月
【推荐理由】周恩来总理从患病到住院,经历了两年苦撑危局的政治苦旅。他抱病履职,几乎与病魔赛跑,担负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病痛、负重、误解与攻击……在生命最后的乐章咏叹中,他消瘦、疲惫、隐忍,最让他挂怀的是什么,心中最焦虑的又是什么?本书作者顾保孜以20多年的采访资料做底,又有周恩来专职摄影师杜修贤提供的300余幅珍贵照片,为读者高度还原一代伟人的最后岁月。
《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
陈平原/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7月
【推荐理由】本书是陈平原大学史研究系列的最新力作,作者通过对档案、报道、日记、书信、散文、诗词、杂感、著作等不同史料的仔细辨析,讲述了抗战中中国大学内迁这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呈现了战时中国大学的精神风貌。全书跨越虚实写作的鸿沟,让日渐遥远的“老大学的故事”重新焕发光彩,更表达了一种民族精神以及抗战必胜的坚强信念。
《大道之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
鄢一龙/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年2月
【推荐理由】本书是京沪两地青年学者直面“中国问题”、纵论“中国创新”的结晶之作。作者以贯通中西、跨学科的学术视野,从文明、政治、基层、社会、经济等五个方面,分析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治理的优势与问题,探讨中国共产党如何克服重重危机与挑战,并回答了干部群众关注、困惑的一些重大问题。全书既不回避现实,又新见频出,堪称学界新锐的一次集体发声。
《论新常态》
李扬尧 张晓晶/著
人民出版社,2015年2月
【推荐理由】新常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对质量、效益、创新、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全面追求。本书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基于对长周期视角下的旧常态的考量,全面、深入地分析了全球新常态下中国的表现、原因、挑战与机遇。在论证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转型必要性的同时,也提出了如何应对新挑战、引领新常态的新思路。
《新供给经济学》
贾康、苏京春/著
山西经济出版社,2015年8月
【推荐理由】新供给经济学,不是“萨伊定律”或“供给学派”的简单复活,而是更加注重从实际出发,主张以供给端发力服务全局,是经济学理论的中国创新。全书阐述了该理论“五维一体化”的创新框架,描绘了供给侧“物”与“人”联通的新场景。既是经济理论的一次新突破,也为经济社会的现代发展提供务实、前瞻的决策咨询。
《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从“十二五”看“十三五”》
著徐宪平/袁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9月
【推荐理由】作者为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曾参与许多重大规划的研究和制定。本书以经济转型升级为核心议题,以“十二五”“十三五”时期为思考对象,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未来面临的发展环境,提出了经济转型升级的基本思路和若干战略重点,对于中国制造、全面实现小康、“一带一路”、亚投行、中等收入陷阱等大众关注的问题也有细致的解读。
《新常态下的大国经济》
张占斌、周跃辉/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年4月
【推荐理由】本书是国内首部以经济新常态为背景、以发展大国经济为主题的创新之作。作者直面大时代,研判新形势,厘清由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由经济新常态到大国发展战略的逻辑线条,并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最新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论述,系统分析了理念思维、创新驱动、金融利器、政府治理、大国潜力、开放红利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勾勒出一幅新常态下中国发展大国经济的全景式图谱。
《大国筋骨:中国工业化65年历程与思考》
金碚/著 广东经济出版社
2015年3月
【推荐理由】工业强,则中国强。一部中国工业变革振兴65年的历史,就是一部打造大国筋骨的拼搏史。本书是著名经济学家金碚长期研究中国工业经济发展问题的精心力作。立意高瞻,史论结合,全面回顾共和国铸造工业体系的艰辛历程,多角度探讨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一部彰显民族勇气,展现国家底气的权威之作。
人文社科类(6种)
(工业4.0大革命)
水木然/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年3月
【推荐理由】当今天的人们还沉浸在全球淘宝的乐趣时,工业4.0大革命已悄然而至。为了不错过这次以生产高度数字化、网络化和机器自组织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必须预见未来。本书从最前沿的科技成果出发回溯工业4.0的源头,从日常生活细处讲到当今世界大格局的形成,从中国经济的弊端讲到企业转型创新的必经之路,更从人类工业文明的历史中勾绘出未来文明的雏形。
《西方那一块土院:乘旦讲西方文化通论》
钱乘旦/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8月
【推荐理由】不在“那一块土”上,反而可以看得更加清楚,这也许就是我们观察西方文明的最大优势。北大教授钱乘旦精研世界史多年,用口语式的风格,以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的方法动态介绍西方文明的源流、特点及其演变过程,观点鲜明,见解独到,为读者讲述了一个不同的西方文化史。
《改革的教训:打捞中国历代沉没的改革》
李仕权/著
中信出版社,2015年7月
【推荐理由】这是一本关于中国历史改革教训的反思之作。作者立足打捞“沉没”的亦即被人们遗忘的改革史料,所关注的重点并非人们熟知的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永贞革新等,而是人们鲜知和陌生的周厉王、秦献公、隋炀帝、明孝宗等帝王的改革。通过总结这些“沉没的改革”之成败得失,呼吁并警醒“装醒”的人和“装睡”的人,使之规避史上改革的覆辙。这是一部充满现实关怀的历史著作。
《慕课革命》
汤敏/著
中信出版社,2015年1月
【推荐理由】翻转课堂、微课程、自学习,正横扫全球的慕课革命是什么,是否是一次真正的教育革命?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学习任何知识将成为可能吗?本书讲述慕课理念与中国实践,是作者观察、研究与实践的最高总结,它的出版必将对我国教育改革产生深远影响。从本书中,可见一位教育经济学家对教育大趋势的高瞻远瞩及一位传统士大夫为生民立命的赤胆豪情。
《何为良好生活:行之于途而应于心》
陈嘉映/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2015年4月
【推荐理由】“我究竟该怎样生活?”这是贯穿人的一生的问题,也是哲学大家陈嘉映新书的核心议题。他以闲散的聊天口吻、雅致的随笔文风,依循生活的地势和历史的脉络,带领读者穿越辽阔、荆棘的思想高地,领悟隽永篇章背后隐藏的伦理学的关键命题,读罢令人豁然开朗。
《顽疾: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张宏杰/著
人民出版社,2015年11月
【推荐理由】本书从汉朝至晚清的浩瀚史料中精当地提炼出许多典型反腐案例,为今人提供了一面传统社会如何治理腐败的镜子。作者以历史学家特有的冷峻笔触,在制度与人性的双重维度中,绝妙地再现了古代官吏在金钱与人生际遇面前的不同态度,深入分析了中国历代俸禄制度的利弊及反腐得失。这是一部既普及历史知识又契合时代主题的佳作,为反腐提供了一定的思想资源和历史参照。
文学艺术类(7种)
《蘑菇圈》
阿来 /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年7月
【推荐理由】本书聚焦当下消费社会如何影响藏区生活这一话题,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作家阿来2015年的最新创作。作品依旧沿袭了作者对于藏区的“人”的观照,叙述温暖、文字丰盈,对现代性的反思与内省尤为坦率、真诚,表现出一种难得的、堪与现代经典作家比肩的科学理性与人文情怀。
《路遥传》
厚夫/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1月
【推荐理由】路遥纪念馆馆长厚夫历时10年,遍访当事人与知情人,用编年史的方式写成此书。路遥悲壮如山的人生故事,光焰不息的文学精神,同时代的作家和作品,新时期文学的事件与风波,坚实苍凉的黄土高原与星光闪烁的青春理想,传主的贫穷苦难与攀登文坛高峰的荣耀、辉煌都在传记中得到真实的还原与艺术的再现。本书填补了路遥研究领域的一块不易补上的空白,也在同类传记文学中达到少见的高度。
《有文化的文学课》
龚鹏程/著
中华书局,2015年1月
【推荐理由】本书根据龚鹏程教授的北大授课讲义整理而成,志在恢复与重构中国传统文化下的解读图景。作者站在文学之外看文学,选取儒道佛、书画乐、经史子集等十五个角度切入,逐步还原中国文学所以如此的丰厚人文资源与社会文化脉络。将文学作品放到几千年的文化大格局中详加考量,打破传统文学的讲授模式,颠覆西方文学的解读思路,为我们一一解开中国文学背后纵横交通的文化密码。
《民国文学十五讲》
孙郁/著
山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8月
【推荐理由】民国并非“盛世”,但文人们站在古今、中外的十字路口,作品因而具有了博采众长的气象。《民国文学十五讲》源于孙郁上课的录音讲稿,既有汪洋恣肆的学术点将,又有见微知著的妙感偶得,作者并未过多地介绍文学知识与学术观点,而是将自己私人的阅读体验与感受融入文章当中,语辞儒雅温润,感受力灵动通透,描绘了一幅美不胜收的文学地图。
《乱世薰风:民国书法风度》
赵润田/著
中国文联出版社,2015年10月
【推荐理由】当键盘开始取代笔墨,笔走龙蛇已成往事,本书以时代群像的方式重新打捞民国书法界的文翰风流。全书分甲乙两编,甲编为诸家传记,乙编为诸家名录与作品。作者浸淫笔墨数十载,极富心得,故能透过书法大家康有为、罗振玉、于右任等人的经历,阐释其艺术特色。坊间书籍民国题材甚多,以民国书法入手则罕见。本书打开了这段尘封的文化史,谱写了一曲毛笔时代的赞歌与挽歌。
《中国传统绘画史纲:画脉文心两征录》
杜哲森/著
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年1月
【推荐理由】本书是作者十余年研究文人绘画史的思想结晶。“画脉”着眼于绘画历史的沿革演变,“文心”侧重于画家心路的解析。读者顺着这两条主线,不仅能轻松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脉络,更能够窥见画家们的人格魅力、道义担当和文化自觉。画为心迹,画脉背后那颗备受搓揉却顽强搏动的世代文心,不仅述说着传统文人画家们至情、至性的纯粹性艺术追求,也在昭示着传统艺术与现代性结合的无限可能。
《俗世奇人.2》
冯骥才/著
作家出版社,2015年11月
【推荐理由】这是作者《俗世奇人》的续篇,是又一部描写清末民初天津卫市井人物的力作。以天津话和古典小说的白描入笔,将近百年来天津卫出现的一批有手艺有绝活有脾气有性格的奇人异士再现。文字精短,半文半白,笔锋幽默,颇有“三言二拍”之笔意。人物之奇特闻所未闻,故事之精妙叹为观止。
少儿类(4种)
《火印》
曹文轩/著
天天出版社,2015年5月
【推荐理由】曹文轩十年磨一剑,离开自己熟悉的江南故乡,踏入苍莽无垠的北方草原。小说以抗日战争为背景,描述和刻画了少年坡娃与一匹骏马之间的动人故事和真挚感情。作者细致地把握了中日两国的民族文化心理,以理性的眼光审视战争,描摹战火下善良人性的崇高与坚韧,展现出人类童年所具有的纯真、勇敢与悲悯。
《水獭男孩》
小河丁丁/著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2015年1月
【推荐理由】小河丁丁的长篇童话《水獭男孩》充满童趣和温暖。小男孩丁丁在孤独中结交了唯有自己才看得见的“水獭男孩”,这份跨越现实与幻想世界的温暖友情抚慰了少年孤单的灵魂,也照亮了生命未来的时光。独具风情的山野景致给了孩子肥沃的想象土壤,淳朴善良的邻里家人温暖着成长的孤寂……本书直面孩子的孤单,让人们思考独生子女的这一普遍问题。叶湾格花原曳马原/著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5年8月揖推荐理由铱先锋文学作家马原沉淀20余年后的首部跨界童话,也是马原隐居西双版纳期间为幼子倾力创作的一部童话,凝聚了作者独到的自然观和对孩子的殷殷期待。全书仅有两位主人公,发生在他们身上的穿越故事充满奇思妙想,迸溅出哲思的火花,适合任何年龄段的读者阅读。马原用自己的生命渴望和自然之爱写成了这本童话,发出了关于率真、和谐、健康和永恒的真诚呼唤。
《伟大也要有人懂:少年读马克思》
韩毓海/著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5年1月
【推荐理由】这本书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经典,其实也可以讲得生动活泼、痛快淋漓。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资本论》等原著,曾让今天的读者望而生畏,本书面向青少年,是一本难得的马克思主义普及读物,韩毓海的梳理辨析有不少独到之处,文字趣味横生,论说奇正互佐,告诉你一个陌生、亲切又熟悉的马克思,引领读者绕开时代的喧嚣与浮躁,将最朴素、最精髓的思想火种引入青少年的内心世界。
科普生活类(3种)
《猿猴家书:我们为什么没有进化成人》
张鹏/著
商务印书馆,2015年2月
【推荐理由】都说猿猴与人本是一家,那么你可知道,猿猴有没有宅男和宅女?猴子的智商有多高?猿猴也有更年期吗?作者张鹏博士从事灵长类动物研究多年,采用猿猴与猴博士书信问答的独特文体,对猿猴的进化与分类、美食与生活等作了科学系统又趣味横生的描述。本书既可使读者认知灵长类动物王国的喜怒哀乐,也为我们以猴为“镜”,完整照出人类自身的生物属性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三体>中的物理学》
李淼/著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年4月
【推荐理由】三维人进入四维会发生什么?人类能否有幸目睹自由幻化的智子探测器?当代经典科幻作品《三体》展示了一个神秘无边的科幻宇宙,引起了读者无限的遐思与追问。本书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上,在物理学的框架中,导读《三体》科幻的玄妙性,畅谈《三体》狂想的可信性。作者既保持独立的学术姿态,又尊重刘慈欣科幻背后的自由意志与人文深意,将科学的严谨与科幻的想象嫁接,对宇宙文明的未来做了独到、理性的预见。
《八卦医学史:不生病,历史也会不一样》
烧伤超人阿宝(宁方刚)/著
鹭江出版社,2015年10月
【推荐理由】这是一部有趣、有料的医学科普外传。从医学角度,犀利晓畅地解读了一系列中外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及文学作品人物。“烧伤超人阿宝”是微博红人,也是积水潭医院烧伤科主治医师。迥异的双重身份使得该书兼具科学的严谨与文学的奇趣。作者以无影灯照亮历史的角落,用手术刀解剖今古的传奇。带领读者在浩瀚的历史中探求真相,在诙谐的八卦中普及医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