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陈启南先生与雕塑系教师及毕业生一起合影
陈启南先生与著名雕塑家盛扬尧曹春生一起讨论方案 文化艺术报讯(记者 昌龙利) 2016年4月11日西安美术学院“纪念陈启南先生逝世三周年座谈会”在西部美术馆隆重举行。西安美术学院院长郭线庐、党委副书记赵万东、副院长姜怡翔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老一辈著名雕塑家们、陈启南先生的生前好友、学生以及雕塑系的全体师生参加了这次纪念活动。
郭线庐院长为活动致辞,并且代表西安美术学院向来宾们赠送了出版首发的《陈启南先生师生联展作品集》纪念专题画册,他对陈启南先生的为人及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誉。
此次座谈会活动是纪念原西安美术学院院长、教授,著名美术教育家和雕塑家陈启南先生逝世三周年的系列活动之一,目的是追忆陈启南先生为中国艺术和教育事业所作出的突出贡献,使老一辈雕塑艺术家高尚的品德、丰富的创作经验在当代艺术教育中得到传承光大。同时,也借以表达美术界同仁和西安美术学院师生对这位为中国雕塑事业和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杰出艺术家的缅怀之心与敬仰之情。座谈会现场以图片方式展示了陈启南先生的代表作品以及艺术人生精彩瞬间。
活动主办方、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王志刚在研讨会现场也谈到:“陈启南先生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学术遗产及大批的精品力作,这些作品饱含着陈启南先生坚持弘扬主旋律的艺术主张和创作热情。作为西安美院雕塑系最初的创建人之一,他和老一辈雕塑家共同奠定了雕塑系发展的坚实的学术基础,特别是在探索中国特色的民族化雕塑的道路上,做出了艰辛的努力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陈启南先生1930年12月出生于江西省萍乡市。原西安美术学院院长、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城市雕塑委员会委员、顾问。1949年参加革命工作,早年就读于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1953年7月留校任教,1956年在中央美术学院苏联专家雕塑研究班深造,1960年3月任西安美术学院美术系雕塑教研组组长,1978年4月任雕塑系主任,1980年5月任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1983年10月任西安美术学院院长,1986年10月晋升为教授,1993年6月离职休养,2013年4月4日因病去世。
陈启南先生一生致力于雕塑艺术的研究和创作,始终坚持艺术为人民服务宗旨,坚守、践行着自己的艺术理想。在艺术创作上,他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热情讴歌新时代,积极弘扬社会主旋律,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1976年他参加了毛主席纪念堂的雕塑创作,并荣获先进工作者称号。上世纪80年代创作的《转战途中》《马背书记》等雕塑作品被评为全国美展优秀作品。90年代创作设计的城市雕塑《林则徐》《司马迁纪念像》《神医扁鹊》《欧阳海烈士纪念像》和神话传说《女娲补天》、民族英雄《韩世忠像》等城市雕塑已成为新疆、河南、陕西、湖南等地的标志性景观。
2000年他为西安大雁塔南广场设计制作的《玄奘法师》纪念像;2004年为西安玉祥门广场设计创作的大型群雕《张骞通使西域》;2005年与他人合作为西安大唐芙蓉园主创的《唐诗魂》《唐诗峡》等雕塑景观,引人注目,广受赞誉。特别是在他病重住院之前,还坚持艺术创作,与他带领的创作团队合作完成了“百位中华历史文化名人大型群雕《中华魂》”的创作工程,以及大型群雕《秦魂》的创作设计。陈启南先生通过艺术创作,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积极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为陕西以及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这次纪念活动,回顾陈启南先生从事教育工作与艺术创作的历程,不但表示我们对这位著名老艺术家的敬仰和怀念,而且,通过对陈启南先生艺术人生和雕塑作品的分析研讨,也使我们能更加深入体会他的教育思想和艺术作品中蕴含的时代精神,激励我们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艺术作品,为推动美术教育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文化艺术大繁荣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