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兴起驴友热,结伙搭伴钻山林逛乡村,给心灵放个假。何谓驴友?旅友谐音之戏称也,实为旅伴。仔细想来,戏称驴友似乎更有韵味:即像驴一样漫山遍野去疯去野。
前些年临近周末,极易约上三五个驴友,在荒山野岭信步由缰地兜转一天,觉得很过瘾。驴友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大家出门都一样,路遇坡陡险要处,彼此间你拽我一把、我扶你几步,相互关爱相互助力。到了开阔地,山村荒野任我行,高山密林任我游,到了如此没有世俗、没有牵挂任性妄为的境地,多自在呀!兴趣一来拖腔拉调吼几声歌曲,扯高嗓门诵读几句古诗词,放歌浪笑山谷回荡,何等快活!特别是我这个平时喜欢阅读又爱涂抹文字的人,所得就更多,常把出外旅游所见所感的点滴写成文字,聊以自娱。
但如今原先那几拨铁杆驴友中,有的身体吃不消,有的要照看老人;不是你没有空闲,就是我忙于看孙子。如我这辈五六十岁的人群,很难找到一呼即行的,虽多已退休赋闲,但各有各的家事,因为这些人多为含饴弄孙之辈。一句话就是称心的驴友难找。所谓称心,就是既要身体力行年龄相仿,又能脱得开身且性情相近聊得来的旅伴。有个驴友倒是与我聊得很投机,常谈起文学和书法的话题,又喜欢户外活动,可他身胖体重血压高,让人担心。有次挑战爬山,途经一座陡峭的山梁,攀梁直上,近乎没有路,只是过去的药农或打柴人踩踏出的路眉子还在,若断若续地叫人摸不着头脑。有的路段得四肢并用,抓住草丛树根或石棱往上攀爬。胖驴友成为我们一行中的重点保护对象,我在前面拉,两个年轻人在后面推,还要互相喊“加油”。攀爬近3个小时才到达山顶,大家都已大汗淋漓湿透了衣服。
驴友难觅,那就只身钻山,充当个独行侠吧。不过为了安全起见,还是给自己定了个规矩:不能走远,只在浅山近水处转个一晌半日;不走荒僻危险路径以防意外;沿路多看看前面树枝或荆棘草丛有无马蜂窝。春天里,独个儿走土路,钻树林,越沟谷,过村庄。碰上放山羊的老汉打个招呼,再聊上几句闲话,看他咂巴着烟管半躺在土坡地上看羊悠然自得的样子。山羊爬上连人也难以涉足的陡峭山崖,扬长脖子抖着胡子尽享鲜嫩美餐,羊自在人也自在。遇到正忙活的蜂农,如见老相识,一拉开话题他就跟你聊起走南闯北赶花潮的经历。途中,见到山泉就想撸起袖子戏水亲近,再听远近高低泉鸣的琴音;看见树顶喜鹊就张口问问,你整天叫喳喳的,哪有那么多的开心事呀!遇见不知名的花儿,低下头嗅嗅问你叫什么?问花花不语,却以笑颜相应。
约不上驴友又何妨,一路的山川风物,危岩怪石,风吟泉鸣,花草虫鱼皆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