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汉中石门汉魏书风创作研究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字数:1,349 2025年05月26日
    陕西汉中石门汉魏书风创作研究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图源:汉中文联微信公众号

  文化艺术报讯 (全媒体记者 唐伟)5月24日,由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中共汉中市委宣传部、陕西理工大学联合主办,汉中市文化和旅游局、汉中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汉中市博物馆、石门书法研究院承办的“问道石门——陕西汉中石门汉魏书风创作研究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本次展览分为“石门星凤,历世弥光”“楷模传承,耀质含章”两大板块,集中展示汉中市博物馆珍藏的石门十三品及稀见拓片30余件,汇集55位全国书法名家的精品力作,呈现汉魏书风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创新,展现汉中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艺术成就。通过“文物活化+学术研究+艺术创作”的多元联动,汉中正着力打造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让石门书风从博物馆走向大众,从历史走进现实,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汉中新篇章贡献文化力量。展览将展至6月3日。
  当天的开幕式由陕西理工大学副校长、石门书法研究院院长严都岿主持,陕西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谯伟,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张红春,中共汉中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红艳分别致辞,参展书法家代表、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副教授、石门书法研究院副院长胡裔涛发言。
  谯伟致辞介绍,近年来,陕西理工大学与汉中市共建石门书法研究院,联合开展学术活动,深入挖掘石门书法历史价值,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秦蜀古道摩崖石刻书法艺术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未来学校将发挥石门书法研究院的作用,聚力书法艺术发展,赓续文脉,推动陕西地方特色书法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张红春说,石门摩崖石刻是中国书法艺术的不朽丰碑,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更是中华文明的精神象征。此次展览通过对石门书风的深入研究与创作实践,探寻传统书法的根脉,弘扬中华美学精神。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将推动书法普及提高,通过展览挖掘石门书风价值,引导广大书法工作者深入传统、扎根经典,在继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让古老的石门书风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胡裔涛表示,55位书家以笔墨重走褒斜古道,是对“碑学传统”的学术回应。将石门石刻置于秦蜀古道的文化地理学视野中,在交通史、物质文化史与艺术史的交叉维度中,重构其文化意义,使石门石刻与当代文化场域产生共振,进而努力尝试完成文化基因的当代转录,活化石门遗珍,推动当代创作。
  王红艳致辞介绍,汉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此次展览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汉中考察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是对“汉魏风骨”的深情致敬、对“何以中国”的深刻诠释,也是以汉中为窗口、彰显文化自信的时代答卷。汉中将以此为契机,聚焦研究阐释、以文传脉,聚焦传承创新、以文立标,聚焦文化赋能、以文兴业,积极融入国际传播和文化交流活动,讲好国际范、中国风、汉中味的秦蜀古道故事,生动展现中华文化的风骨神韵,将“石门十三品”推介全国、走向世界,打造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亮丽“金名片”,为文化强国建设作出汉中贡献。
  开幕式后,举行了“问道石门——陕西汉中石门汉魏书风学术研讨会”。专家学者围绕“石门石刻的文化价值与当代传承”展开深度对话,探讨如何以笔墨激活文物生命力,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时代活力。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导、书法与篆刻系主任张爱国主持研讨。
  书法界知名人士李刚田、叶培贵、张胜伟、刘恒、李明、秦德友等出席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