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召开“十四五”发展成效与未来规划首场发布会

字数:1,021 2025年05月17日
   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杨红军)5月14日,咸阳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打硬仗求突破 决战决胜‘十四五’迈出建设现代化‘西部名市丝路名都’更大步伐”系列新闻发布会首场活动。秦都区、渭城区、兴平市相关负责人分别围绕区域发展特色,解读“十四五”期间建设成效与2025年重点任务。
  秦都区:打造“四个区”建设样板营商环境再升级
  秦都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段朋泊介绍,秦都区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等重点工作,加快打造市域发展引领区、创新升级先行区、一体融合示范区、党建赋能样本区。
  2025年,秦都区将以项目招引、建设、生产为主线,深化营商环境改革:通过“标准地+承诺制”改革,实现“地等项目”高效供地模式,确保重点项目“拿地即开工”;推行“墙内帮办+墙外包办”服务机制,布局6个“秦小驿”政务服务驿站,构建“家门口”审批体系,擦亮“秦恳办”服务品牌;制定涉企行政执法11条规范措施,落实“平静工作日”和首违不罚机制,为企业营造宽松发展环境。
  渭城区:首季经济实现“开门红”文旅融合激活老城活力
  渭城区委副书记、区长张永强介绍:渭城区一季度经济运行稳中向好,顺利实现“开门稳”“开门红”。区域以“文化+”战略为引领,实施“老城复兴”计划,推动文化旅商融合发展:一方面,推进咸阳老街品牌升级,通过改造提升、文化惠民活动、业态更新三大举措,联动“秦时明月·梦回咸阳”夜游项目争创4A景区,实施街巷微改造,打造沉浸式文旅场景;另一方面,编撰《咸阳老街》文史典籍,培育“秦文化推荐官”,开展非遗市集、汉服巡游等活动,引进康养、非遗等业态,构建“日游夜演古今穿梭”全链条消费体验,擦亮“秦风古韵”城市名片。
  兴平市:锚定国家级高新区创建 构建科创发展新生态
  兴平市委副书记、市长马鸿介绍:兴平市2024年经济指标稳步提升。2025年,兴平市将冲刺国家级高新区创建: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升级与“三航一新”(航空、航天、航海+新兴产业)产业集群培育,构建“一区六器十平台”创新体系,建成6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布局10个高能级科创平台,落地6 家省级航空电力系统研发中心;加速推进三航科技创新产业园“ 一心三轴五组团”建设,依托秦创原“卫星岛”强化区域科创协同,夯实创新发展根基。
  咸阳市将以三区(市)实践为基点,紧抓“西咸一体化”战略机遇,聚焦2025年目标任务,持续以营商环境优化、文旅深度融合、科创体系构建为突破口,全力冲刺“十四五”后半程,加快建设现代化“西部名市丝路名都”,为关中平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