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美术高峰 筑梦文化强国

○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西安美术学院院长 朱尽晖

字数:4,059 2025年01月25日
    陕西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美术作品展览开幕式

    中国美协专家组莅临陕西观摩指导第十四届全国美展作品创作

朱尽晖 《源流》纸本设色 180cm×97cm 2022年

朱尽晖 《溪山春晓》 纸本设色 180cm×98cm 2023年

朱尽晖 《宽山》 纸本设色 180cm×97cm 2024年

  陕西美术是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周秦汉唐传统、红色美术、民族民间美术、“长安画派”和“黄土画派”,在国内外均享有盛誉。当前,陕西美术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新阶段,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坚守人民立场,以时代精神为引领,以民族特色为根基,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文艺为民,服务社会,传承文明”为己任,以“根植传统,把握时代,引领潮流”为目标,以“名家、名作、名展”为战略,以“多元融合,开放创新,精益求精”为路径,铸造西部美术高峰,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协会在省委宣传部和省文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凝心聚力、守正创新,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全省广大美术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不断推动陕西美术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陕西新篇章注入精神力量。
  一、承古开今,领航陕西美术新时代
  “长安画派”是近现代以来中国美术重镇之一,是陕西美术的精神旗帜和文化名片,具有鲜明的“人民性”“时代性”“地域性”和“革命性”,传达了近代中国美术史上的一次文化觉醒和重要变革,在当代中国美术界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陕西省美术家协会认真落实省委关于加强特色文化品牌建设工作的任务要求,围绕“长安画派”特色文化品牌建设工作,召集“长安画派”主创画家家属及“长安画派”研究专家,整理“长安画派”六老的重要学术文章及谈艺录;承办央视纪录片《百年巨匠——赵望云》的首播仪式;历时三年,编撰《长安画派历史文献集》。为更好传承“长安画派”精神,确保“长安画派”的灵魂及其艺术元素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多次组织优秀美术家深入“长安画派”先贤们曾经写生、创作过的地方开展“大秦岭·中国脊梁”美术创作工程——重走“长安画派”之路采风写生活动。此项活动于2023年4月在安康启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打造陕西文化品牌,弘扬三秦精神。2024年8月艺术家们深入河西走廊,走进了采风写生活动的最后一站——甘肃张掖。数十年前,“长安画派”的先贤们艰苦跋涉,在这片广袤大地深入群众生活,描绘马背上民族的飒爽英姿。如今,采风团在甘肃平山湖大峡谷、紫泥泉村、山丹县军马场、七彩丹霞、康乐草原等地展卷将丹青水墨铺展开来,祁连山脉的苍茫葱翠、西域良马的雄壮英姿当即跃然纸上。至此,重走“长安画派”之路采风写生活动圆满收官。
  二、华章翰墨,彰显陕西美术新风采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不断用带有烟火气、充满人情味、激发共鸣感的好作品记录时代、引领思考、激发行 动,发扬人文关怀、社会关注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特质,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紧扣重要时间节点,坚持用好陕西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组织全省广大美术工作者开展主题性美术作品创作展览活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赋能美术的文化传承作用,创作群众喜闻乐见、口口相传的精品力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助力美术强省、美术强国建设。2024年9月29日至10月13日,陕西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美术作品展览在陕西美术馆、陕西省美术博物馆、亮宝楼艺术博物馆、西安浐灞丝路国际文化艺术中心美术馆同时展出。展览共收到作品2081幅(件),展出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粉画)等15个画种共860幅(件)作品,是陕西迄今规模最大、参与范围最广、作品种类最多、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综合性美术大展,集中展示了党的辉煌历史、伟大民族精神,集中反映新时代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新变化、新面貌,充分展示陕西省在决胜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繁荣文化事业发展等事业上取得的新成就。此次展览活动的作品征集工作与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选送活动同时进行。经过一年多卓有成效的工作,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备战第十四届国展工作专班依照方案,组织专家赴全省各市(区)和重点创作单位进行观摩、指导创作,邀请中国美协专家组来陕交流座谈,严格按照程序组织收件、评审。2024年上半年圆满完成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陕西国画、油画选送工作,共征集国画、油画作品1381件。最终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展作品总数为138件,进京作品17件。其中入选中国画作品总数全国排名第六,雕塑、国画、工艺美术、漆画、艺术设计、综合材料、壁画、实验艺术、数字艺术与动画等画种在全国排名位居前列。这些优秀美术作品代表了陕西省美术创作的最高水平,是五年来我省美术创作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同时也是对陕西美术创作发展成果的全面检阅与展示。
  三、培根铸魂,夯实陕西美术新篇章
  人才是陕西美术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之源。当前,陕西美术界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美术工作者,为中国美术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以“名家”大师为引领,以优秀中青年骨干为未来,关注当下,展望未来,设计老中青齐头并进的良好格局,构建结构合理、梯次衔接的人才梯队。在过去的一年,协会通过持续组织交流培训、写生创作、展览评奖等活动,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加大会员发展力度,扶持更多优秀美术人才脱颖而出,储备陕西美术中青年人才创作梯队。2024年下半年,先后在宝鸡、韩城、汉中等地组织了3期美术创作骨干培训班。通过培训活动,在拓宽基层美术人才美术视野、提升创作水平的同时,团结引领广大美术工作者认真贯彻党的文艺方针,深入基层,扎根人民,坚持用多彩的画笔、鲜活的形象,展示美好生活,反映时代变迁。在“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和文艺“六进”志愿服务等活动开展过程中,广大美术工作者先后走进西安市公安局文 保支队、唐都医院、浐灞丝路国际文化艺术中心美术馆、西安钟鼓楼博物馆、延长石油、延安象鼻子湾送文化、传精神,通过现场创作、赠送春联和书画作品的方式,在不断提升自身创作水平的同时为奋战在基层一线的广大群众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让美术发展成果惠及人民,推动基层文化事业不断发展。
  四、凝心聚力,开创陕西美术新格局
  新时代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陕西美术不忘初心,关注现实,关心民生,不断完善创造性、高品位的新形态。2024年5月底,陕西省美术家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在西安召开,188名全省美术工作者代表出席会议。会议全面回顾和总结了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以来的工作,规划部署了今后五年的工作任务。按照程序审议并通过了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修订了《陕西省美术家协会章程》,圆满顺利完成了协会换届工作,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和主席团。6月17日,新一届主席团成员召开了交流座谈会,与会主席团成员从陕西省美术家协会的团队建设、人才培养、活动开展、跨省交流、发挥长安画派艺术中心作用、《陕西美术》办刊工作等方面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共商陕西美术事业发展大计。6月25日,协会召开第六届理事培训会,积极引领新一届理事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从展览活动、对外交流、学术研讨、服务基层、辅导培训、文艺两新、人才培养、机关建设等多方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作用,认真履行职能职责,提升服务水平。7月至11月,协会先后到陕西国画院、陕西省雕塑院、西安市美术家协会、宝鸡市美术家协会等单位开展调研工作,深入了解专业美术机构和基层美协发展现状,并围绕如何提升美术工作者创作水平、推动陕西美术事业发展进行座谈交流。通过调研座谈,为协会更好团结引领服务全省广大美术工作者,推进陕西美术事业从“高原”迈向“高峰”明晰了发力点、找准了着力点。
  五、弘艺强国,迈向陕西美术新征程
  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文化多元。2025年,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纵深推进“名家、名作、名展”之“三名”战略贯通实施,创作具有人民情怀、时代精神、民族特色、科技含量、国际影响力的优秀作品。一是坚守“人民性”主旋律。“人民性”是新中国美术的根本宗旨。陕西乃至中国美术的未来,在于以“人民性”为核心,讲述人民故事、反映人民生活、表达人民情感、展现人民精神,通过展现中国人民的伟大品质和中国社会的辉煌成就,让更多优秀美术作品走出陕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二是强化文化品牌建设。按照省委安排部署,凝聚多方力量,继承和发扬“长安画派”精神,同时做好“黄土画派”发展建设,组织开展陕西美术作品晋京展和省外巡展等活动,大力培养画派传承人,积极争取国家级美术大项活动落地陕西。三是完善协会综合改革。充分发挥主席团示范表率作用,引领全省美术工作者不断提升艺术造诣和创作力,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文化发展需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能够代表陕西美术高峰的“名作”,打造一批具有人民底色、民族风格、时代气息、三秦精神的精品力作,让陕西和中国美术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风向标、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四是推进“文艺两新”落地见效。搭建发展平台,大力支持全省新文艺组织、新文艺团体开展艺术创作,在培训写生、展览讲座等活动中给予两新群体适度倾斜,设立两新群体奖励机制,培养中青年领军人物,打造“文艺两新”人才高地。五是加快文艺“六进”服务发展。团结引领全省广大美术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关注国家文化顶层战略和重大发展问题,积极探索多元美术语言,展现多彩时代风貌,助力经济建设,支持公益事业,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美、展现美,讲好陕西故事,讲好中国故事。为国家文化科技和经济建设提供参考和启示。六是提振国际影响。不断加强与周边省份乃至世界各国的交流,推动“一带一路”文化共融,促进周边国家和地区合作,联络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美术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鼓励新的艺术风格和技术手段,与国际接轨,提升陕西美术乃至中国美术的国际影响力。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增光添彩,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