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女告状》掌上珠的人物塑造

○ 西安演艺集团秦腔青年实验剧团 罗娜

字数:1,728 2023年10月27日
  《哑女告状》是一出唱做并重的戏,要求演员用扎实的形体语言、唱功,塑造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外在表现。《哑女告状》讲述的是书生陈光祖因家道衰落,来到岳父掌家投亲,因掌上珠的继母嫌贫爱富,将光祖逐出府门,老管家掌忠受大小姐之命,暗里将陈光祖寻回,藏在听月楼上,刻苦读书,并赠以盘缠让光祖上京赴考。掌夫人因收了钱家彩礼,屡次强迫上珠出嫁,上珠誓死不从,夫人一怒之下把上珠倒锁在听月楼。陈光祖高中状元,官封刑部尚书,遣人前来迎亲。继母所生之女掌赛珠,竟然妹代姐嫁,并唆使母亲暗遣呆哥放火烧毁听月楼杜绝后患,呆哥纵火,上珠跳楼逃生受伤,呆哥知情后后悔不已,将她暗藏假山洞养伤。数日后在掌忠的帮助下,呆哥背上珠上京告状。掌赛珠得悉兄姐告状事,用毒酒杀人灭口,呆哥中毒身亡。掌赛珠用针将上珠刺哑。不久,陈光祖回京,掌上珠击鼓鸣冤。赛珠虽然狡狯,但在确凿的人证、物证面前,罪恶昭著,按律问斩。光祖喜迎上珠回府,苦尽甘来,终成眷属。
  我在这出戏饰演掌上珠一角,对演员的要求非常高,尤其在形体身段和唱腔念白上,加上各式程式技法和水袖技巧,一身塑两角、身体的协调统一技法,都对从未涉及过生角戏的我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下面我主要就《惜别》《听月楼》《背妹》《告状》四场戏,来阐述我的体会。《惜别》一场中,上场步履艰难,送夫赶考,别离情殇,当上场至楼下,抬头望着曾经攀爬多少次的楼梯,不忍再望,低头垂泪,几多陪伴,几多哀愁。唱出了不舍,唱出了关怀,唱出了寄托,唱出了期盼,把一个多情、善良、淳朴的女子形象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听月楼》一场中,主要是如何来表现掌上珠对陈光祖的思念、挂牵。寒夜里,窗外漆黑,烛光点点。一望无际的哀唱,道出了别离的相思、想念。回想起两个人在一起不容易的日日夜夜,辗转难眠,对空长歌。突然听月楼起火后,上珠惊慌的状态,我通过左右前后无序的舞台调度加之水袖技巧,如水袖扑火,用的托云花、反云袖、摇袖、冲袖等来表达扑火焦急的心情。但这种动作感极强的戏,和对节奏的控制又是比较难的,往往只为动作而动作,未能将动作以及人物的内心变化结合起来,从一开始发现起火四处扑火,到后面的无处可躲,最终只能从窗户跳下,这一系列的行动都是需要丰富的内心戏去支撑的,否则戏剧的节奏就出不来。
  《背妹》这一折是全剧的经典段落,我要一人扮演两个人物,上半身是自己饰演的掌上珠属旦角,下半身又是呆哥属生角,既要表现旦角的身姿,又要展示生角的步伐,对形体基本功要求极高,也是考验身段协调性以及唱功的一场戏。一句“走不尽荒山险滩沙飞吼”的唱腔,唱出了心中的凄凉、无奈、坚定,再加上形体动作,营造出了赴京路上的艰难险阻,向大家展示了兄妹二人路途中的艰辛,在这一场的表演中主要用了劈叉、翻身、下腰、耍水袖、小蹦子跪卧、跪挫、跨腿等高难度动作,来表现攀岩、跨水沟、过悬崖峭壁,来展现赴京道路的艰难。
  《告状》这一折前半部,上珠还处于哑的状态,所以在形体语言上比之前有了明显的不一样,手势动作也更加夸张,来表现上珠此刻的内心语言,所有的叙事都要通过演员的肢体语言来完成。由于见到陈光祖后那种有口难言、有苦难诉,加上赛珠在一旁的恶意为之,掌上珠的内心情感复杂而焦急。由于此刻掌上珠是跪于公堂之上的,没有任何的舞台调度可供演员发挥,只有通过几个夸张的手势动作以及表情向大家传达自己此刻的内心。
  最后一场中,全剧的核心唱段,“他他他做高官、戴乌纱”这段催人泪下的经典唱段,贯穿了全剧所有的情节发生,当那声“冤枉”撕心裂肺地喊出来时,那一刻亦是上珠亦是我自己,把心里所有的压抑和委屈完全地发泄出来,唱到“我本是上珠女跪在堂下”这几句继续加快,用近乎念的感觉,越说越气,越说越恨,直到唱到“恨天涯”全剧中声腔最高的一句。“涯”字用了递进的疙瘩腔,后面用长甩腔,把抑扬顿挫的演唱技巧使用得淋漓尽致。其间,把对继母的怨恨、掌上珠誓死不嫁的决心,对杀人灭口、歹如豺狼的掌赛珠咬牙切齿的恨,和对呆哥的感激、痛心一起涌进胸怀,融入唱腔中。此时我自己也是完全地沉浸其中,这段给人的感觉非常畅快。每到此时,观众都会情不自禁地鼓掌叫好。基于此,我会继续发挥自己的优点,在形体语言以及内心活动紧密融合上更上一层楼,塑造出更加优秀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