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宋光)9月16日,记者从陕西省教育厅获悉,省教育厅发布全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22年第4号预警,进一步加强全省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减少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
据了解,进入秋季以来,气温持续走低,早晚温差较大,正值全省托幼机构、中小学、大中专院校陆续开学返校,进入学校传染病发病高发季节,亦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百日咳和食源性疾病多发期。受到新冠肺炎社会面疫情影响,广大师生开学返校过程中校园疫情防控和多病共防形势严峻复杂。
陕西省教育厅提醒要特别关注新冠肺炎事件。建议各地各校要按照教育部、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具体安排:科学统筹,一校一策;突出重点、跟踪管理;加大宣传、强化防护;结合实际、健全制度。
重点关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建议加强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管理;学校要组织开展呼吸道、肠道传染病和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对有疫苗预防的传染病,按相关接种要求及时和全程接种疫苗;在“知情、同意、自愿”的原则下,鼓励学生接种出血热疫苗。提醒学生切勿食用或接触被老鼠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强化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的管理。
此外,要关注百日咳、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食源性疾病等事件。建议积极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每年7-9月是乙脑的高发季节,应继续做好虫媒传染病防控工作。各地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做好疫苗接种指导和宣传工作,利用多种形式开展蚊媒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
夏秋交替之际,细菌大量生长繁殖,易发生细菌性痢疾等肠道传染病,应注意食品卫生,防范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建议各地要严格落实《全面加强校园食品安全和传染病防控工作责任制若干措施》;要及时排查和消除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严格食堂、水源管理,做到严控采购渠道,餐饮具严格消毒;中小学校和幼儿园不得制售冷荤类、生食类、裱花蛋糕以及四季豆、鲜黄花菜、野生蘑菇、发芽土豆等高风险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