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
洞见
网络影视要破围立新 满足人民审美期待
○ 马 忠
  网络影视是依靠网络发展而不断壮大的产物,相对于传统的影视艺术来说,网络影视的投放方式和作品内容更适应当代观众的观看需求,但随着观众观剧数量和鉴赏能力的不断提高,网络剧主产平台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芒果TV也面临竞争加剧、题材同质化严重的困境。热门IP不断翻拍、“炒冷饭”现象,已经造成了观众的视觉疲劳。在这样的现实之下,网络影视亟待破围立新。
  令人欣喜的是,近年网文和网剧从古代以及架空世界转回当下,出现了大量关注现实的作品。有论者甚至据此认为,网络文艺与传统文艺作品的分野在慢慢消弭。基于网文改编而成的口碑网剧亦在不断涌现,如《都挺好》就获得了不错的人气。另有一些表现主旋律的网剧也获得了好评。如《我是警察》、公安英模系列电影《扫黑英雄》上了爱奇艺2021年首度公开的年榜榜首,讲述安保专家与海外势力激战的《反击》、公安特勤人员卧底贩毒集团的《极速战将》、谍战故事《绝对忠诚之国家利益》等成绩不俗。这其中,部分电影有赵文卓、印小天、曾志伟等明星演员加盟,也有的在没有卡司和IP加持的情况下依旧走红,可见市场对题材反响之热。
  细看近几年的榜单,主旋律电影比重越来越高,现实主义题材势头上扬,正逐渐成为网络电影的新宠。究其原因,除了新时代背景下的应运而生,这一类影视剧抓住了短视频的营销风口。更成功的一点是,在满足网络电影用户感官刺激的同时,通过小人物、小切口完成相对低成本的创作,展现“小人物、大情怀、正能量”的价值观,证明了网络电影的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可以兼顾。《约定》《大山的女儿》《在希望的田野上》皆属此类。这些作品赢得不同年龄段受众的广泛认同,完成了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传达。以《山海情》《觉醒年代》《理想照耀中国》《功勋》等为代表的一批精品在类型创作、美学风格和叙事表达上取得突破,并通过网台联动、跨屏传播的方式将优质内容宽领域覆盖观众群,无疑给了疲软的市场一剂强心针。
  开创新时代文艺壮阔天地,离不开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从主旋律影视剧的跨屏传播到打造主旋律网络剧,不仅是形式和媒介上的拓展,更是内容创作上的创新。主旋律主题厚重、叙事宏大,网络剧形式多变、创作灵活,二者结合能够催生出诸多可能。这种类型的创新和局部的变奏形成了题材内容的新鲜感,既增添了网络剧的内涵、主旋律的活力,又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网络剧的浮躁。可以说,主旋律与网络剧的结合是主流价值观在互联网语境下面向年轻受众开辟新的传播渠道的探索和尝试,具有积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重申了文艺创作的人民取向,定位了文艺发展的人民坐标,为新时代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具体到网络影视方面,创作者必须关注市场需求,尊重网络剧生产机制,提高网络剧制作质量,以创新性的叙事表达回应受众的审美期待;评论者必须坚持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开展网络文艺评论,引导培养正确的文艺与价值发展取向。只有创作与评论共同发力,才能真正推动网络影视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