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魏晋 游目骋怀 ——谈孙文佳先生书法艺术

○ 薛 鑫

字数:1,129 2022年06月06日








  孙文佳,生于黑龙江鸡西,师从书法名家张荣庆先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专职教授。他汇古通今,才思泉涌,醉心经典,坚持雅操。自2006年相识以来,总见其细心讲述历代经典,妙语连珠滔滔不绝,每每被其学识所折服,令人如沐春风,幸甚至哉。
  文佳先生精研小楷,特别对“二王”笔法深追细究,曾循着王羲之足迹,六赴江南,山东临沂、江苏南京、浙江绍兴,逐一拜访,寻根究底,去伪存真,心追手摹,亲近之、缅怀之、追思之、纪念之……他用一串数字足以证明对“二王”研究的深入程度:王羲之存世书法真迹作品草书150件、行书52件、行草89件、楷书12件,计303件;王献之行草52件、草书24件、楷书3件,计79件,“二王”合计382件……又,《得示帖》中最小字号和最大字号之间的比例是1∶16,其中横画角度的最大斜度为41度……能够总结出这些数字,其背后定然付出了不少汗水和墨水。艾青有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纵观当代书法家,深入研究传统文化者鲜矣!许多人写字婞直地追求个性,忽略了书法的本性,甚至有的天马行空,恣意妄为,野性十足,张扬个性虽然是艺术的重点,但不能忽略了书法应当遵循的客观规律性。书法是审美的艺术,一幅好的书法作品或端庄、或雍容、或流畅、或飘逸,断不可张牙舞爪如同怒目金刚一般。真正的书法家应该是以智性的笔性将书法的刚性与柔性在理性的前提下尽性、率性地表达出规律性、文化性和灵性、淑性来。这一点,文佳先生做到了。他内修文采,博览群书,外练真功,有机再现。其作品也是沉雄厚朴、清雅舒畅、恬静活脱、心合于意、刚柔相济、擒纵自如。《史记·商君列传》云:“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他没有固步自封,而是集数十年研习“二王”之经验编撰逾八十万字书法理论专著《二王书法学习津梁》,将所学所悟通过研究性与可操作性等方面来解析了“二王”笔法的奥秘。
  中国历来的学者、士人都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文佳先生勇于担当,主张并推广“翰墨薪传工程”中小学书法师资培训项目,数年来培养了在职书法教师数万人,这是书法界“为万世开太平”的一个壮举。《道德经》云: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文佳先生这种守常的状态不是特立独行,也并非要做一个“逆行者”,而是真正的觉悟者,是一个清醒并明了常态者,是一个践行宇宙法则的超常人,是一个根植传统的优秀书法家。
  书法的道路曲折而漫长,有的人“生而知之”,有的人“学而知之”,有的人“困而知之”。文佳先生常常劝学书之人向传统文化看齐,清醒地悟道,刻苦地学习,对优秀传统文化不必怀疑和推敲,用“拿来主义”直接吸收,毕竟“法古无过,循礼无邪”,皆经验之证也。
  (作者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文化艺术报·书法艺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