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篇·中亚枭雄跛子帖木尔(上)
帖木儿,帖木儿帝国创建者。绰号“帖木儿兰”(即“跛足帖木儿”)。帖木儿早年臣属于东察合台汗国。1362年,与内兄、赫拉特领主迷里忽辛起兵反抗东察合台贵族,通过扶持傀儡的方式分治河中地。1370年夺得西察合台汗国政权,自称“大埃米尔”,定都巴里黑,建立帖木儿帝国。后迁都撒马尔罕,改称“苏丹”。
1388年至1390年间,征服花剌子模、阿富汗,降伏东察合台汗国。在此期间,屡次西征,征服波斯全境。1391年及1395年,分别在昆都尔察河谷、捷列克河战役大败金帐汗脱脱迷失,北上扫荡金帐汗国。1398年东征印度德里苏丹国,摧毁德里、旁遮普、克什米尔地区。
1399年起出征叙利亚,大败马穆鲁克王朝。1402年在安卡拉战役大败奥斯曼帝国。经过一系列的征服,形成东起北印度,西达小亚细亚,南濒阿拉伯海和波斯湾,北抵里海、咸海的大帝国。1404年11月,率20万军队准备攻打中国明朝,1405年2月病逝于讹答剌,享年69岁。其后裔巴布尔创建了印度莫卧儿帝国。
在这欧亚大穿越的行程中,我一直想找一个机会,用最平静、最客观的叙述,向中亚枭雄跛子帖木儿致敬。找一个最近的距离,找一个最佳的视角,把这个被民间高度神化了的人物,还原成为可以触摸的普通人。
现在这个地点找到了。在穿越高加索山脉的时候,人们说我们正在跨过的这条河,名叫捷列克河,是北高加索的主要河流。它的源头是大高加索山脉的深处,它的去向是远处的里海。这一处陡峭的河岸,湍急的水流,绵延铺展开的丘陵草原,正是当年帖木儿大帝与金帐汗国大汗脱脱迷失盘肠大战的古战场。这地方现在的名字叫达吉斯坦。不要看我们眼前所见者,平静、安谧,水流一澈见底,两岸绿草如茵,那六百多年前,这里是大兵团顺捷列克河两岸一字儿摆开,厮杀声响彻长长的河谷,血流漂橹,被砍落的人头满地乱滚的情形呀!
正是这捷列克河战役一仗,跛子帖木儿奠定了他以河中地(地理学上叫它图兰低地)为核心,以世界的十字路口撒马尔罕为都城的庞大帝国的基业,在灭掉金帐汗国之后,又逐渐地侵食和灭亡伊利汗国、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将成吉思汗为他的四个儿子所设的四大汗国纳入帖木儿帝国的版图。
金帐汗国控制着的是最典型的北部草原路线。中国作家邓九刚写的长篇小说《驼道》,讲述的也正是这一丝绸之路成吉思汗三千里草原黄金道所发生的故事。由于驼铃叮咚,商旅奔走,所以中国人把这条道路叫“驼道”,它是有别于自伊朗高原、奥斯曼帝国而进入地中海的另一条商道。从我的这次行走经验来看,这条道路过于漫长、空旷,草原狼出没,强盗断路,实属凶险之路。
商队从黄河大河套——鄂尔多斯地区出发,就可以沿着七河地区进入南西伯利亚,再通过高加索以北的各条支线,抵达热那亚共和国控制的克里米亚港口——卡法,或是亚速海上的亚速城,如果转向北方就可以走俄罗斯城市抵达立陶宛控制的波罗的海东岸。当然也可以经乌克兰大草原西进,抵达波兰控制下的利沃夫城。至于金帐汗国的都城萨莱,就是这个贸易网络的中心。
而立国河中地的帖木儿汗国,控制的是典型的中部贸易路线。商队无论是从七河流域出发,还是选择更狭窄的费尔干纳,都要以河中地区作为十字路口,再通过撒马尔罕这样的绿洲大城后,可以选择向南去往印度河流域,或者向西进入花剌子模与呼罗珊。
所以这帖木儿汗国与金帐汗国的捷列克河之战,是地缘政治的产物,同时也是商贸往来的产物,是为争夺丝绸之路草原道枢纽地控制权而战。
这情形正如立国于大河套地区的西夏王朝,以黑城为屯兵之城,完成对河西走廊四郡,对阳关、玉门关的占领一样,西夏的目的,也是为了争夺这财源滚滚的欧亚贸易通道。而实际的情形也确实是这样的。由于陆上丝绸之路的堵塞,由于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东移,于是海上丝绸之路兴起,而昔日繁荣昌盛的陆上丝绸之路,逐渐寂寥。
公元1391年,约七万人的帖木儿骑兵从撒马尔罕出发,首先向西进入伊朗地区,在控制了位于波斯和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外围地盘后,开始向北翻越高加索山脉。公元1395年,大军进驻到捷列克河流域,来到南岸,向北岸的金帐汗国脱脱迷失大汗叫阵。
战争已经不可避免。金帐军队被迫在河的北岸列阵,全力堵住捷列克河上的主要渡口。他们的兵力相当,帖木儿汗国是倾一国之兵,金帐汗国也是倾一国之兵。因此,谁战胜谁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变局只在于双方统帅的排兵布阵以及临局应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