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
“关学后镇”刘古愚
    刘古愚墓园

    中国近代第一种学刊《时务斋随录》(摄于刘古愚纪念馆)

    刘古愚(1843—1903),陕西咸阳天阁村人。名光蕡,字焕唐,号古愚,后以号古愚而名。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经世致用的思想家,西北维新派的领袖。他大胆革新,力倡实学,开启西北地区新式教育之风。他终身从教,先后主讲于泾干书院、味经书院、崇实书院、烟霞草堂和甘肃高等学堂,培养出无数精英,于右任、张季鸾、张鹏一、王典章、孙仁玉等皆出其门下。     康有为赞誉刘古愚是“海内耆儒,为时领袖”,时人以“南康北刘”目之。梁启超称其“关学后镇”,与其通信中言:“得谂先生言论行事,以谓苟尽天下之书院,得十百贤如先生者以为师,中国之强,可翘足而待也。”

  清明前夕某个午后,记者与刘古愚研究工作者刘平望老师驱车来到咸阳市马庄镇天阁村。进村后西行约一公里,透过路旁翠绿的松柏,遥遥可见一块牌匾上书“刘古愚墓”四字,这里便进入了刘古愚墓园范围,继续前行,几块碑石和一座圆形冢映入眼帘。
  墓园占地不大,很简朴,符合刘古愚先生“节俭”的处世之道。碑石上的墓志由李岳瑞撰文,宋伯鲁书,孙维新、张向坤刻石。供桌两侧为1992年陕西省和咸阳市秦都区立“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牌,向世人诉说着先生不平凡的一生。

   1895年,刘古愚创办“时务斋”,这是陕西最早的维新组织,亦成为全国维新运动的主阵地之一。他为时务斋制定了“厉耻、习勤、求实、观时、广识、乐群”的12字学规。

  刘平望是土生土长的天阁村人,他于上世纪90年代接触到家乡名人刘古愚的事迹;2010年撰写《天阁村志》时开始进行深入研究。其后十余年间,他在工作之余骑着自行车在咸阳、户县、周至、长安等地,搜集整理大量刘古愚相关史料,谈起相关历史如数家珍:
  “刘古愚自幼接受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启蒙,但晚清时期国家贫弱的屈辱现实不仅激发了他的民族情感,也促使他从维新思想中寻求救国之道。因而他主张‘兴学’‘实学’救国,并积极进行教育实践。在味经书院的十余年,是刘古愚人生最繁忙的时刻。”
  刘古愚从小喜爱读书,清同治四年(1865年)应童子试,名列榜首,同年入学关中书院,业师为翰林院编修黄彭年。清光绪元年(1875年)参加陕西乡试,中举人,次年赴京会试落榜,从此绝意仕途,回乡治学,并在私塾教书育人。
  光绪十年(1884年),刘古愚与当时担任味经书院山长的柏景伟共同创办“求友斋”,即“设斋求友”之意;次年,刘古愚入味经书院担任讲习;1887年,刘古愚接替柏景伟成为味经书院山长,陆续在书院开设天文、地理、测量特别是算学等学科,倡导科学救国。1891年,求友斋扩为味经刊书处;1895年,刘古愚在书院创办“时务斋”,这是陕西最早的维新组织,亦成为全国维新运动的主阵地之一。他为时务斋制定了“厉耻、习勤、求实、观时、广识、乐群”的12字学规,体现了鲜明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他不仅教授传统经史、理学,并刊刻《梅氏筹算》《平三角举要》等多种算学及科技书籍,令诸生学习自然科学知识,鼓励学生参与由陕西布政使陶模主持的地图测绘,使味经书院成为近代讲时务、重西学、开新风的书院之一。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刘古愚辞去味经书院职务。
  崇实书院在味经书院东侧,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督学赵维熙奏建格致实学书院于味经书院东。院成,改名“崇实”,时任味经书院山长的刘古愚兼任崇实书院山长。
  崇实书院注重实用之学,课程设有格致、英文、算数、工艺制造等。对外国的水陆兵法、农林、矿务、测量、声学都有涉及研究。以培养具有科技知识和生产能力的实用之才。崇实书院不仅是陕西以至西北地区最早学习外国语的学校,也是最早讲授西方先进自然科学知识的崇实学校,培养了一大批为陕西革命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志士仁人。

   刘古愚在《改设学堂私议》中写道:“西人之设学也,以为人应尽之义务;中国之设学也,以为士子入捷径。西国无人不学,吾国则妇人去其半,此一半之中,吏、兵、农、工、商皆不学,仅余士人,是中国人民中去其十二分之十一,仅余一部分从事于学也。……一二人之谋,决不如千万人之精勤其业也。然则因贫弱而议及学校,当注意于多数之民,而不当注意于少数之士。”

  “全民教育是刘古愚一直倡导的重要理念,他认为基础教育是实现全民教育的主要途径,主张全民教育应从幼童抓起。为此,他在咸阳天阁村、马庄镇、魏家泉、西阳村、礼泉烟霞洞和扶风午井镇设义学六所,积极践行全民教育实践。”刘平望介绍。
  “凡设义学之处,幼童八岁即须入学习幼学,即识字、演算、习礼、学乐。”在义学章程中,刘古愚具体就识字、演算、习礼、学乐分层次,由简到繁,依次渐进,讲明具体方法,区别对待。同时,刘古愚还推崇“乡学”,即遍设学校,宗旨不在于培养几个人才,而在于让全民接受教育。
  在天阁村刘古愚故居,我们见到了先生73岁的重孙刘耀明老人,谈起刘古愚的教育实践经历,老人如数家珍:“辞去味经书院职务后,1899年,刘古愚隐居于礼泉烟霞草堂,在这里他大力推广女学。他认为,孩子出生后的第一任老师就是母亲,如果母亲教育好了,孩子的教育便有了较好的基础。因此,刘古愚大力创办女学,让广大女子入学接受教育。”
  在烟霞草堂,刘古愚创办了“复豳同绩社”,提倡女子在农闲时入社学习。从《复豳同绩社章程》可看到“男女可以同校”,并规定了择女师之条件,女子应读之书,以期达到之目的,可谓用心良苦。同时刘古愚指出:今日欲富强中国,必为兵、农、工、商者,人人读书识字,非家家延师不可,而势有不能,则唯使女子皆读书识字,则家可有师,而人人皆识字矣。
  “‘复豳同绩社’的创办,使妇女一边从事生产劳动,一边学习文化知识,这是半工半读的雏形。”刘耀明老人说。
  据传,在烟霞草堂时期,以中国贫弱民智之不开,而识字之难为主因,刘古愚感时伤怀,以致双目失明。他冥坐默想,悟出声音转注之奥,以声统义,合中外文法为一,使妇孺易晓,而本于《五方元因》反切法,口授门人笔录之,成《幼童识字捷诀》二卷。书成后,刘古愚复明。
  “游学关中,掌教味经、崇实,隐居烟霞——教育贯穿于刘古愚生命始终,也是其家国情怀的具体体现。”刘平望满怀感慨地总结道。

   “学文化是关中地区最深入人心的伟大力量,不断塑造和培育着当代关中人的精神风貌和行为方式。”

  当天的最后一站,我们来到刘古愚纪念馆。这座纪念馆位于他创办的天阁村义学(今古愚学校)内,其中陈列了多种与刘古愚相关的史料、文献。一进学校大门,便能看见一座刘古愚坐像,手捧书卷眺望远方,仿佛在满园书声中露出笑容。
  刘古愚在其终生的教育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教育改革的远见卓识,形成了完整的教育思想,培养了一大批有爱国思想又有近代科学知识的人才,时誉“关中才俊,什九列门下”。他立志救国的爱国教育思想不仅熏陶了弟子及时人,而且激励着广大青年的爱国热忱,时至今日仍然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陕西省政协委员、咸阳市道教协会会长贺信萍道长曾于2020年1月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十二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提交提案《关于传承传统文化纪念刘古愚先生的建议》。建议包括修建刘古愚纪念馆、在其办学旧址设立纪念碑、对优秀教师设立“刘古愚奖”、整理再版刘古愚先生著作文集等内容。
  这一次,贺信萍道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刘古愚一生的事业在西北,他是伟大的教育家,更是一位赤诚的爱国者,他把满腔的热血都播洒在救国、救民的事业之中。在任何时代,文化总是以它独特的方式融入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文明之中,学文化更是关中地区最深入人心的伟大力量,不断塑造和培育着当代关中人的精神风貌和行为方式。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文化自信,我们有理由且有必要对我们的先贤刘古愚的宝贵思想文化资源做深入挖掘和传播。”
  文化艺术报全媒体记者 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