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1版
发布日期:
栋梁 梁思成诞辰一百二十周年
    8月10日,“栋梁——梁思成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文献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展。    中新社记者 侯宇摄

    1936年梁思成(中)考察陕西咸阳顺陵

  文化艺术报讯 (全媒体记者 齐敏)8月10日,“栋梁——梁思成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文献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展。此展是学界为了纪念这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功若丘山的学者,所筹划的一次史无前例的纪念。
  本次展览展示照片、录像、图纸、模型、书信、手稿以及空间装置等共计362件展品。展览分为“求学与归成、书写中国建筑史与破译天书、城市规划与文化遗产保护、设计作品与思想、建筑教育”五个单元。
  梁思成曾在1936年、1937年两次赴陕西调查。大雁塔、青龙寺、卧龙寺、宝塔寺,香积寺塔,周文王、武王陵,唐武氏顺陵、耀县药王庙、汉武帝陵、霍去病墓等地都留下过他的足迹。其间,对整修西安碑林工程进行具体指导,在建筑设计和碑石排列等方面提出了宝贵意见。此外,梁思成夫妇为小雁塔所做的维修计划、梁思成为西安碑林工程所做的设计,泽被至今。
  梁思成(1901-1972),是我国著名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中国建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建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等学科的重要先驱。他是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领导者,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创办人。他为中国的建筑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