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惠刘艳)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6月19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工艺美术艺术委员会、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华传统造物艺术体系与设计文献研究”课题组、榆林市委宣传部、榆林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主办,西安美术学院公共艺术系、实验艺术系,陕文投集团榆林文旅公司承办的“造物与赋魅:黄河文化孕育中的传统手工艺”学术主题研讨会在陕西省榆林市中能文创园召开。
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山东、四川、江苏、内蒙、陕西等8个省市的30余位美术和文化界的权威专家学者齐聚榆林,围绕黄河沿线传统手工艺的文化根源、美学研究、保护创新、赋能城市发展等进行研讨。榆林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曾德超出席开幕式并宣布研讨会开幕。榆林市委常委、榆林市副市长李二中,陕文投集团党委副书记王景龙出席会议并致辞。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工艺美术委员会主任潘鲁生在视频致辞中表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以自然之力赋予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物质基础,以文化之魂供给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源头活水。要进一步认真发掘和总结黄河文化的精神内涵,解读其文化精髓,用传统造物艺术的中华智慧树牢文化自信,使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作用。同时,要进一步探索发展路径,找准目标定位,推动传统工艺的当代转化和高质量发展。”
李二中表示:“榆林具有丰富的黄河文化资源,近年来,榆林正努力根据国家战略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榆林段,并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工程,本次研讨会在黄河文化富集区陕西省榆林市举办,对榆林探索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新路径,迈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新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研讨会上,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特邀专家金元浦以及中国美协工艺美术艺委会人员围绕《传统工艺,前卫物感与美的创新》《中国生活美学的“长物闲赏”》等多个主题进行发言。此外,在研讨会期间,中能文创园还推出大型实验艺术作品《黄河的衣裳》及文献展、汉画像石拓片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等配套文化活动。同时,位于中能文创园内的榆林文投艺术职业学校和陕北石雕博物馆也揭牌亮相。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将促进全社会进一步了解黄河文化中传统手工艺所蕴含的生存智慧和时代价值,呈现中华民族共同持有的生活美学认知、人伦道德追求、主观幸福感和社会价值判断。据悉,主办方还将编辑出版《“造物与赋魅:黄河文化孕育中的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