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从一本地方文史资料里知道老家县功镇有座北宫庙的,并且知道庙内保存着一块北宋石碑,上面镌刻吴山县令丁芾的十首诗作《潇洒吴山县》。心里便对这地方有了些向往,却一直未能有拜谒的机缘。
2000年的夏天,我带着妻子回县功老家小住几天,一是看望父母,二是让妻子熟悉一下老家的山水风土。那时我还是一名现役军人,夫妻两地分居,离多聚少,在一起的时光就显得十分珍贵。
一天下午,路过县功街道时突然想起来久藏于心中的北宫庙。我尚能记得文史资料里描述的大概位置,就带着妻子绕到北街,果然就看到马路对面的土台子上矗立着一座小庙,庙门上有三个大字:北宫庙。
穿过马路拾阶而上,见庙门虚掩着,推门进去,院子里空荡荡的没有别的游客,一座明清风格的古庙坐东朝西。我拉着妻子在殿门左右两侧的墙上找到了宋代的古碑。擦去碑面的灰尘读丁公的诗作。由于事先没有做专门的研究,再加上才疏学浅,对碑上的字的辨认就极其艰难,只结结巴巴地读了几首就没有耐心了。
那时候殿内也没有塑像,我信步踱进去,四周看了看就瞅见了供桌上的签筒,就招呼妻子过来看。来来来,抽个签试试。妻子就很虔诚地跪下,朝吴爷的神位磕了个头。我递过签筒教她如何摇签,妻子抱着签筒哗啦哗啦地摇了起来,果然一支签脱颖而出,一声脆响掉在了地上。妻子拿起签一看,连着朝地上呸呸几声,翻眼睛瞪我。我接过签一看,见上面写的是:第二十六签,赵五娘寻夫。
一看到签语中的“赵”字,我忍不住笑出了声,对妻子说,吴爷真厉害,都算出你姓啥了。妻子噘着个嘴,老大不高兴,嗔怪我叫她抽签了。回家的路上,回味这卦辞,越想越有意思。妻子,姓赵,在娘家的兄弟姊妹中正好排行老五,唤作赵五娘名副其实!再有,我在部队,两地分居,每年我回来探亲,她去部队与我团聚,可不就是个“赵五娘寻夫”么!这诙谐幽默的北宫庙吴爷和我们开了个小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