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
发布日期:
中国改革开放与《政治经济学》的出版 ——参编陕人社版《政治经济学》二十年简纪
○ 常修泽

  谷书堂、宋则行所主编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习惯上被称为“北方本”,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颇有影响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之一。该书乘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在试图突破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理论体系方面作了力所能及的努力和探索,使得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结构框架发生了重大的、有的甚至是根本性的变化,被学术界认为是“一部创新性的教材”,被列为国家文科统编教材,并获“国家级优秀教材奖”。该书1979年12月出版至今,先后发行150余万册,影响了中国几代人。
  笔者从1979年6月起,开始参与该书编书组的工作(1985年成为修订组成员),至1998年,先后参加了该书七版的编写和修订工作,亲身经历并见证了这部《政治经济学》教材开启学术探索之路的历史过程。本文就本人亲历的20年编修工作做一纪略,以此庆祝陕西人民出版社成立70周年。
  该书第一版(1979年12月版)的酝酿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中国刚刚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当时,党和国家面临着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历史任务,它对各条战线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就“北方本”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编写而言,会议商定南开大学为主编单位,辽宁大学为副主编单位。除两个主编单位外,“三北”地区参加的单位还有:华北地区的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河北大学、山西大学;东北地区的吉林大学、黑龙江大学;西北地区的兰州大学、宁夏大学、青海师范学院。起初是十一个单位,后来又有陕西师范大学和北京经济学院参加,共计十三个单位。北方十三所高等院校编写组就此组成。也正是因为陕西师范大学的加入,才使得本书与陕西人民出版社结下不解之缘。
  1978年9月1日至9月20日,编写组在南开大学举行第一次会议,谷书堂教授作为主编单位代表主持了这次会议。在20天的时间里,与会学者就编写的指导思想、体系结构和主要观点进行了讨论。
  9月第一次会议初定大纲后,由参加者分头撰写初稿,参加初稿撰写或讨论的,除两位主编外,还有:南开大学经济系朱光华,辽宁大学经济系章宗炎,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系李云,北京大学经济系解万英,北京经济学院政治经济系蔡纪良,河北大学经济系张骏、夏光庆,山西大学政治系何方,吉林大学经济系王书相,黑龙江大学经济系吴显昌、周永学,陕西师范大学政教系赵炳章,兰州大学经济系张照珂、史柳宝,宁夏大学政史系邓先录,青海师范学院马列主义教研室张扬等。
  初稿完成后,编书组曾先后在陕西师范大学和北京昌平两处对初稿进行讨论。也正是因为陕西师范大学政教系赵炳章老师参与了该书初稿的讨论,而后才由赵炳章老师到陕西人民出版社联系出版事宜。
  当时,陕西出版界是局社合一的体制。陕西省出版局与陕西人民出版社编辑组经研究后,同意出版本书,决定由朱玉同志为该书责任编辑,朱玉同志负责初审,时任政治理论读物组主任的葛志文同志负责复审。
  1979年6耀8 月,本书编书组在南开大学谷书堂教授和辽宁大学宋则行教授主持下,在沈阳市的辽宁大厦修改初稿。参加初稿修改的人员有:谷书堂、朱光华、宋则行、章宗炎、李云、王书相、赵炳章、蔡纪良、常修泽(作为主编谷书堂教授的学术助手做书稿的具体修改工作)。此时陕西省出版局与陕西人民出版社已经正式分开办公。同时原来负责复审的葛志文同志也已经由出版社调到陕西省委党校工作。陕西人民出版社派副总编南岗同志和朱玉同志参加了在沈阳辽宁大厦的修改讨论和定稿工作。此时朱玉同志为责任编辑,副总编南岗同志为该书终审。
  本书修订组的修改工作与出版社的编辑工作是在辽宁大厦同时进行的,采取“边讨论、边修订、边定稿(主编)、边编辑(出版社)”的方式,于1979年8月10日在沈阳定稿后,1979年12月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第一版《政治经济学》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内政治经济学领域出版的最新版本的教科书之一,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首先是《光明日报》在1980年3月29日发表了中国人民大学刘恩钊先生的评论——《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北方本)》。文章肯定了这本书把“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作为理论研究的立足点和把“物质利益关系”作为本书的主线,以及“对社会主义货币关系和价值规律的重视”,认为此书是“经济理论战线的一个可喜的收获”;同时也指出了该书的“不足之处”,“比如,运用经济范畴不够,也难以认为已建立起结构严密的体系,等等”。继之,《天津日报》《陕西日报》也分别以“一本值得阅读的新书”和“一本具有新特点的经济学教材”为题对本书进行了评论。
  在该书出版后的所有评论中,影响较大,并具有权威性的评论,恐怕要数《中国社会科学》杂志1981年第1期发表的,经首都一批经济科学工作者集体讨论,由吴树青、卫兴华两位教授执笔撰写的书评。这篇评论,不是只评论“北方本”,而是同时评三本书,即由全国二十个单位合作编写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人民出版社出版,简称“北京本”);由南方十六所大学编写组编写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简称“南方本”);由北方十三所高等院校编写组编写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即“北方本”)。
  吴树青、卫兴华等学者评论在对三本书的特点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指出:“北方本出版较晚,在内容和体系上有较大的变化。它明确声明以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并从生产关系是经济利益关系出发,围绕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来分析社会主义的生产、流通和再生产过程,探索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在现阶段作用的特点和形式,研究适应于经济规律的管理体制和经济政策。比较起来,这是一本较有自己特色的教材。人们可以对它的体系和内容提出种种质疑,但它能够有所创新,努力探索,这是值得赞赏和提倡的。”
  吴树青、卫兴华的评论对“北方本”“敢于探索、敢于突破传统经济理论”的精神给予肯定,特别是对商品经济理论问题。评论写道:“‘北方本’明确把社会主义经济看作是公有制基础上产生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把社会主义生产的‘商品性质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特征’,‘把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同公有制并列在一起’,作为从总体出发分析社会主义生产过程的一个内容,从而提高了商品经济在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中的地位。”
  这篇评论对三本书同时进行评论,在比较中更显出“北方本”的特色。此后,随着“北方本”在国内各高校的大量使用,其影响也日益显现出来。
  几十年来,“北方本”连出十版,发行150多万册,并获得“国家级优秀教材奖”和“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等等。这些成绩的取得是集体劳动的成果,是北方十三所(后为十四所)高校大力支持的结果。编书组特别是修订组的全体成员都做出了贡献,出版社朱玉等同志付出了很大心血。尤其是,谷书堂和宋则行二位主编在此项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本书整个编写修订和出版过程中,陕西人民出版社先后参与其中的南岗、朱玉、常平阳、李晓锋、朱小平等同志,尽心尽力,认真负责,与整个编书组合作十分愉快。作者与出版社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尊重、和谐向上的精神,这是至今令人难忘的。

   常修泽,男,山东省惠民县人,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前副所长,教授;现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经济学卷)》入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