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梁飞燕)12月15日“中华文化奇迹——北京房山云居寺历史文化展”在西安唐都新碑林艺术博物馆开展。本次展览以北京云居寺千年刻经史为主线,分为“云居春秋”“刻经伟业”“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四个部分,以文物拓片、图文实景和摄影作品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呈现云居寺千年刻经传奇以及稀有而珍贵的石经宝库。
房山石经始刻于隋大业年间(公元605年),云居寺开山祖师静琬为护正法,率众弟子刻经于石。此后,僧人们世代相承,历经隋、唐、辽、金、元、明六个朝代,共刻佛经1122部、3572卷、14278块,建成了全世界最大、最古老的石刻图书馆,创造出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文化奇迹。
房山云居寺作为代表北京房山历史文化的“金名片”,近年来积极推出“房山石经云居宝藏”珍贵文物展、千年刻经史石质工艺科普知识展等一批批体现云居寺深厚文化内涵的精品内展,先后到30余个城市和地区举办“中华文化奇迹——北京房山云居寺历史文化展”,并走出国门,到缅甸仰光舍利佛寺和曼德勒绿宝佛寺、德国柏林大师会堂举办文化外展,在当地掀起了“中国文化”的热潮,深受国内外各地观众一致好评。
展览现场除实物展示以外,观众可以参与龙藏木经板印刷活动,亲身体验历史悠久的传统印刷工艺。在展览互动区,观众还可佩戴VR眼镜“穿越”到北京房山云居寺,实现远距离的虚拟漫游,为展览增添知识性和趣味性。
西安唐都新碑林艺术博物馆馆长印建幸在采访中称:“此次展览很好地促进了北京房山‘云居文化’与西安文化的深入交流交融。同时利用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让社会大众在感受云居寺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同时,探寻石经文化,继而共同保护好、传承好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也是展览的意义所在。”
当天,西安市秦阿房宫遗址博物馆副馆长白宇坤、北京房山云居寺文物管理处外联发展科科长李超、陕西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王猛、西安汉都新苑书韵协会会长王联社等嘉宾出席展览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