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
发布日期:
莫伸:我的第一本书《恽春华》 ——贺陕西人民出版社建社70周年
○ 莫伸
    莫伸

    《恽春华》封面

    《恽春华》扉页

    短篇小说《冲突》插图

  新中国成立初期,陕西人民出版社在三秦大地成立,七十年风雨征程,七十年硕果累累。几代出版人为了陕西的出版事业呕心沥血默默奉献,几代出版人为了神圣的出版事业兢兢业业努力付出,推出一批又一批的精品佳作。
  在陕西人民出版社成立70周年来临之际,陕西人民出版社联合《文化艺术报》全媒体举办“我与陕西人民出版社这70年”有奖征稿活动。来稿请发送至sxrmcbs70@126.com。

  我的第一本书是在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1980年,我已经调到西安铁路局报社工作,但大多数时间仍呆在宝鸡。也正是这个原因,陕西人民出版社的编辑邢良俊大姐是赶到宝鸡找到我的,她问我发表了多少作品,数量和质量能否汇集成册。
  那时我发表的作品不多。全部集中起来,也不过十五六万字。因此内心是忐忑的;但同时,我非常希望能够有独属于自己的一部作品集。能够出一本书,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也遥不可及的憧憬。
  80年代初,中国的交通还很落后,尽管西安到宝鸡距离不远,仍然要费一番周折。邢良俊大姐赶到宝鸡找到我,又认真地了解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帮我梳理和分析,最终由她编辑并出版了我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恽春华》。她告诉我,出版社计划出版一套陕西青年作家的丛书,叫作“秦岭文学丛书”,我是入选作者之一。
  那时的书籍出版,没有自费一说。能够出书,确属难得。后来我从出版社其他人嘴里听到,社里当时有两种意见,一种是随着新时期的到来,一大批青年作者涌冒出来,应当积极努力地出版他们的作品,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另一种意见是可以再等一等,让青年作者们多些生活积累和作品积累。他们担心:收获得太容易,也就不会懂得珍惜。
  两种意见各有道理。
  当时的我,尚不知道这其中的曲折,只是非常希望能够出版一本属于自己的书。我把它视作对我创作的某种认可,也把它当作对我巨大的精神鼓励。
  非常荣幸的是,1981年元旦的钟声刚刚敲过,我这部小说集就出来了。那一年,我刚好30岁。是而立之年获得的最好的礼品!
  回忆起来,有几个小细节值得品嚼。
  一是近日看到老朋友王蓬写的一篇文章,说的也是“秦岭文学丛书”这件事。他出版的小说集是《油菜花开的夜晚》,共十六万八千字。我这本小说集也是十六万八千字。那时我们正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携手奔跑,没想到出版的小说集连字数也完全相同。巧合至此,不可思议。当然,他的小说集印数是一万册,我的则只有四千册。
  二是我这本小说集是在汉中地区印刷厂印刷的。那时西安到汉中道路崎岖,相当难行,既费时又费力。为什么不就近在西安印刷,而要去几百里外的汉中印刷呢?这个问号直到今天,仍然无解。
  三是这本书上其他该有的都不缺,比如封面设计是李世南,插图是王西京,包括开本、印张、字数、出版日期等等,一应俱全,唯独不见编辑邢良俊的名字。
  这让我非常困惑。
  想来想去,只有一种解释。当时刚从“文革”中走出,还存在着许多不可思议的文化现象。比如对作者和编辑的尊重问题。以我自己这本书中的小说为例,书中有三篇小说(《人民的歌手》《窗口》《友谊》)是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改编成广播剧播出的,但在广播剧制作期间,我完全不知道。那时中国根本没有版权这个概念。不需要和你签订合同,不需要向你支付稿费,甚至不需要征得你的同意,连和你打声招呼都不需要。记忆犹新的是,此前一年,中央电视台根据我的小说《窗口》改编成电视剧(后来在报纸上看到,这是我国在“文革”后摄制的第一部电视剧),但是我丝毫不知此事,直到即将播出,中央电视台才给我写来封信,通知我这件事。
  那是一个时代的收尾,也打上了那个时代的印记。
  岁月流逝,如今这种状况已经大大地得到了改观。但白驹过隙,往事难追,这本倾注了邢良俊大姐许多心血的书上,却没有出现她的名字,这让我在深深感谢她的同时,也有一种深深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