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勇涛,字湧涛,号青山主人,1984年生,陕西旬阳县人,中共党员,2009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专业。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安左右书画院艺术顾问,其书画作品及多篇学术论文发表于《书法导报》《书法报》《名家名作》《河北当代书画》《新国风》《中国诗词》《中国诗》《太极城》《当代校园文艺》《贵州文学》《陕西诗歌》等书报刊。
我的书法生活
○ 张勇涛 书法,在我的生活当中占有很重要的部分。
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发展,书法这些年已经很受重视啦!现实中,有的人能写一手好书法,他的生活就会有不一样的色彩。书法的学习可以作为长时间的功课,不管是帖学还是碑学书法,都有丰富的书籍和资料,供我们学习。回想十年前的时候,那时所见到的书法书籍和拓片都很少,关键是加强传统书法的学习,精准地临摹是学书法的必经之路。书法,首先是以汉字为载体的,对碑学的书法学习主要是研究这个碑书写的内容和意义。古代主要纪念和赞颂一个人的丰功伟绩,以示流传,让后人敬仰。这样的事件只能是刻在石碑上才能保存时间长,正是古人智慧之所在。更值得今人虚心学习。
晚上,静静地伏在书案上,对经典的书法进行临习,一个人的修养逐渐地提高了,内心就会多一份宁静,多一份充实。几千年的汉字,它具有独特的美,例如,书法中的小篆,它就是体现中国最高的对称美,人对美的追求是无止境的,这种对称美一直延续到现在,就说现在建房子,标准三间,左右对称,它很协调的。很多字都是蕴藏深奥的对称美,线条美,结体美等,都是从汉字中折射出一片巨大的光芒。
运用神奇的毛笔,在纸上书写有意义的内容,不仅是书法本身的文化,而是体现一个人对知识、对精神、对审美的追求等,它是包罗万象的。对汉字有特殊情感的人,往往对平常的书写是有意识的,从写出来的字就能判断出一个人的涵养和综合的能力。
我想,书法的书写,它有一定规律,每个汉字的组合都有它原本的逻辑,也就是说技法问题,会写字和会进行书法创作是截然不同的。原本的毛笔书写,就是传递信息,写一份信件呀,写个什么帖子呀,过年写个春联呀等等在人们生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实用性的写字已经不再是人们常见的事了,由于书写工具大大改变日常的东西,当你紧急写东西不可能找个墨汁和毛笔来书写吧!
普通的人,对于用毛笔写字,也不是稀奇的事,在一些偏远或者人口稀少的地域,文化薄弱,有个重要的事情那是很难寻找一个能写毛笔字的人,这已经是现实的问题。书法,紧密地结合我的生活,平时不断地思索这样来进行一幅书法精美的创作和设计,用哪种书体表现,这幅作品想要呈现怎样的效果在脑海就早早地形成了。书写内容越多它的难度就越大,比如《道德经》,这是老子写的经典道家东西,它有五千多字,不管用哪种书体精心创作,都得严谨地阅读,要深入对《道德经》学习,从中体会道家文化的精髓,书写时一个字都不能出错,这样的难度极其大,就在于书写的基本功啦!我所见到的《道德经》书法大多是小楷书写,整幅长度也就十来米,也算是篇幅很长的作品。
体现书写者的水平,都是看内容过长的古文、古诗词、书论、画论等等,在楷、行、隶、篆、草中,草书难度最大,它有标准的写法,不能随意地书写,纯粹玩线条的艺术,非专业的人士写草书很难达到高古、古雅、空灵的境界。当然,这其中就有书法理论的探究啦,光凭着毛笔实践性书写,没有理论基础,书法很难有高度的。它能借助很多元素,用纸、用墨、粗细、节奏等,就是要像音乐一样,有高低起伏变化,自然流露出来,就如一个人进到山里,看到小溪从石头的一些地方缓缓流去,它就是自然的流动,不需要加以装饰和赋彩。这种书写形式就是自我的融化、自我的性情书写,天人合一的心灵境界,是长期积累和训练的结果。
对于纯粹的书法创作,必须要有别的事业支撑,良性的发展有利于自己对书法追求进一步提升空间。自古书法流传下来的都是朝廷的官员,他们本身就是身份居高之人,文学、诗词功底深厚,只有毛笔这样的书写工具,所以,很多人能写好书法是不足为奇的。
如今,有些人对写书法也渐渐地重视了。书法,在我的生活中,让我少一些焦躁,少一些烦心等,能写一幅好书法,它能作为一种媒介传递,很快就会给别人一种深刻的印象。
我的书法生活是充实的,是美好的,我更加敬畏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