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
岩板道场
○ 王永红
  从湖北五峰县黄龙洞水电站外的公路上出发,往小河沿河公路上游走,约一华里左右有一特大石板,平平展展,方方正正,如农家场院一般大小,一级台阶将特大岩板一分为二成上下两部分。当地人们把这大石板就叫作岩板道场。岩板道场的一个潭,就叫作岩板道场潭,简而称之岩板道场。从岩板道场上面下到潭里,大约有两三个人的高度。潭面积不小,但水不深,最深处也只淹得到大人的头顶。
  我喜欢去岩板道场玩,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距岩板道场不远处有一个擀鞭子的擀匠师傅住在这里。他姓马,是个残疾人,腿脚不方便,不少人叫他马瘸子,但我一直喊他马叔叔。马叔叔为人真好,待人亲切和气,对人热心真诚。我们走了,他就把鞭子炮拿给我们去放。我们喜欢,他也高兴,他屋里经常发出咯咯咯哈哈哈的欢笑声。我同小伙伴有时去河边给他捡些枯柴回来,他更是高兴得不得了,就会给我们更多鞭子炮。
  记得有一次,他一下子给了我们一柄炮竹,有五六十个,叫我们拿到岩板道场去放。他还说,把炮竹点燃了,可以扔到潭里,炸起水花花,飞溅起的水花花中还可以看到小彩虹呢!蛮好看,也蛮好玩的。运气好,还可以炸到鱼呀!我们拿起炮竹就高高兴兴去了岩板道场,点燃了炮竹往潭里扔,但十有八九没个响。往潭里扔炮竹,不掌握好火候和力度,是不可能在水中炸响的。要恰到好处,入水即炸,要不然没落水就炸了,或者落入水中,炮竹的导火线被打湿了,就不会炸了。我们一柄炮竹大概只响了一二十个,但却真的炸着了鱼,鱼漂到了水面上,我们就去潭里一个一个捞上来,有一二十条,全都是刁子鱼,差不多有斤把重。我们把鱼送给了马叔叔,他好高兴啊,笑着说:“这么多鱼,我又得好好喝一顿酒了啊!”我们回家时,他又给了我们一些鞭子和炮竹,他真是舍得,真大方,我们都很喜欢他。但不久他却搬到石柱山上面去了。据说在石柱山结了婚,当上门女婿了。从此再也没有见到他了,心里蛮想念他的。他搬走以后,我再也不去岩板道场了,看不到马叔叔,心里蛮难受。他走了,岩板道场周围几里路都没有人居住了,成了荒凉之地,寂静之地。
  谁也没有料到,岩板道场沉寂二十多年以后,又轰轰烈烈了一阵子,小河两岸开发硅矿,兴办起许多硅矿矿山场子。岩板道场附近就有三个场子。而且岩板道场山上就有一个规模比较大的场子。场子一开工,岩板道场附近就热闹起来,铁锤声声,炮声隆隆,此起彼伏,回荡在小河两岸,岩板道场山上山下,一座座山头被一层层炸开、炸垮,矿工们把炸开的矿石掀下山,掀下河,然后用大锤、小锤一锤一锤地捶成比拳头还要小得多的小矿石,然后用拖拉机、农用车一车一车地运到硅厂去冶炼。岩板道场一带人来人往,车来车往,人们的吆喝声,大锤小锤的叮当声,大车小车的喇叭声,组成一曲曲高昂的交响乐。岩板道场山上的爆炸声更猛烈,山摇地动,飞沙走石,房屋般大小的石头滚落下山,埋没了岩板道场,填满了岩板道场下的潭。岩板道场没有了,岩板道场下的潭也没有了,果然应了当地那句民谣:十年滩变潭,十年潭变滩,岩板道场下的潭真的变成了滩!不过这种变化不是大自然的自变,而是人为的改变!
  没过几年,因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太大,当地政府果断下令关停了小河两岸所有的硅矿矿山开采场子。又过了上十年,小河两岸硅矿矿山的植被又恢复了。山又青了,水又绿了,岩板道场上的石头、矿渣、沙土被清除,周围沿转的草木也渐渐茂盛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