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提琴的基础演奏技法及音乐表现

○ 陕西交响乐团 张韵婷

理论
  在欧洲的弦乐家族中,不同体积大小的提琴所属的音域是不同的。中提琴的音域处于小提琴和大提琴之间。正是受到这一点的影响,早期中提琴的应用并不突出,多数情况下是为了填补和声以及加重低音,中提琴的作用和价值没有被真正完全地呈现出来,演奏家屈指可数,代表作品也十分有限。随着欧洲弦乐器的进一步发展,正是中提琴特有的音区及低调内敛的特征,塑造了它在弦乐家族中最具柔和融洽的性格。在与各个乐器同时协作交响乐及各种形式的重奏中,中提琴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和体现。而在单独演奏时,正如波尼亚夫斯基在《中提琴艺术史》中写的那样:“它的表现力非常丰富,绝对地无所不能:从充满魅力的沁人心脾的抒情到高亢激昂,甚至威武雄壮的音响都能演奏出来。”中提琴丰富多变的音乐表现深受作曲家们的宠爱,中提琴逐渐被作曲家们大胆地运用在各种形式的音乐作品中,并在重要的乐段中扮演着感人至深的角色。近现代中提琴独奏作品中,由于和声曲式等创作手法的成熟多样化,使得中提琴对音乐作品的诠释更具个性魅力。中提琴在演奏技术上日益精进完善,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其独奏乐器的地位也得到了进一步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