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A01版:头版
第A01-1版:欢迎订阅2020年文化艺术报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时评 资讯
第A04版:地市
第A05版:悦读空间
第A06版:新教育
第A07版:龙首文苑
第A08版:悦读空间
标题导航
聊聊我的“枕边书”
朱鸿 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陈长吟 陕西省散文学会会长
霍有明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冉学东 西安阎良区作协主席
张念贻 资深媒体人
宋宁刚 诗人、评论家
王刚 作家
范墩子 青年作家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8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张念贻 资深媒体人
“枕边书”这个词比较暧昧,我更习惯说成“手边书”“案头书”,前者方便随时携带,后者只能闭门读书。挑一本经常翻阅的手边小书,就是19世纪英国作家乔治·吉辛的《四季随笔》。这本书是一本不到12万字的小书,最早读过李霁野译本,后来读到郑翼棠译本,再后来又读了两个中英文对照本。我越来越喜欢的原因是逐渐接近作者写作这本书的年纪,作者是一个人的独白,我读则是我和老乔的对话,越是到了一定的年纪越是在反思许多问题,找到一本书,能够对话一个人是件幸运的事,老乔对于过去生命的忧思触动了我,让我经久难忘,常读常新。
读书方法因人而异,就我而言,现在很难有整段时间读书,只能尽量挤出时间,反复重读《四季随笔》我用的是“手读”,也就是抄录,我把阅读分为眼读、口读、心读、脑读、手读,“五读”并用很难得。抄读完《四季随笔》历时近一年,其实都只是早晚半个小时。另外,还有一种方法就是“赶马车式阅读”,往往因为写一篇文章找了相关几本甚至十几本书快速阅读,有些书读不下去是常有的事,就像同时赶着几匹马,总有一匹冲在前头,有了领头马,其他马也就跟着上去了。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