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
发布日期:
柳青文学奖获奖作家系列专访——
尤凌波:从生活中汲取创作的灵感和营养
    作家尤凌波
    贾平凹为《文化艺术报》柳青文学奖获奖作家系列专访题词
  尤凌波是一位资深媒体人,早年下过乡、当过兵,在军工大厂工作过。丰富的人生经历,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最终转化为细腻、精致、意蕴深刻的美文佳作。
  散文集《风从场上过》是由60多篇在微信朋友圈热传的乡土文字结集而成,也是他的首部散文集。作品叙述关中农村在过去一段历史上的生产和生活,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了关中农村的风情与民俗。
 
  文化艺术报:乡村题材散文集《风从场上过》让很多人感同身受,您觉得是什么原因呢?写作时的灵感来自哪里?
  尤凌波:我在终南山下的乡村生活过,中学毕业后又到农村插队当了两年知青,对当年的乡村生活念念不忘。
  改革开放前,中国乡村一直是富有传统文化气息的乡村。可以说在中国几千年的农耕社会中,这种体现在乡村里的传统文化基本是一成不变的。在这种传统文化中,既有落后、封闭、保守的一面,也有很温情、很人性的一面。新中国成立后直到改革开放前,乡村基本延续了过去的很多传统,那个时候生产力低下,农村物质匮乏,人们的生活比较困难,因为这个原因,农民家里要是碰到红白喜事、盖房子这样的大事情,都得亲朋好友邻里乡党一起帮忙才能完成,比如某个家庭要葬埋老人,打墓、挖墓、抬棺等,需要大家一起帮忙;再比如谁家盖房子,挖地基、打胡基、上梁等,也是邻里朋友一起搭手。这样的事情,在农村单靠一个家庭在那个时候是难以完成的。可以说,以前的乡村,大家都是互相扶持、抱团取暖度过了漫长的困苦阶段。但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乡村家庭过大事时,很多事情都由礼仪公司这样的服务机构全套包了,这种情况下,邻里亲朋之间的依赖关系就淡化了,再加上受城市人情淡漠的影响,村里乡邻关系、亲朋关系也就淡漠了。《风从场上过》回顾了乡村那一段很困苦但却很温情的岁月,所以让许多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从内心和精神层面再次走进了这段难忘的岁月,激起了大家的强烈反响,回想起了各自不同的经历和往事。
  《风从场上过》之所以能引起共鸣,主要是文章都比较短小,更为重要的是,摈弃了过去散文以“我”为中心的写作模式。第一人称的写法,容易让读者和作品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让读者有时产生“不想看了”的想法。而《风从场上过》的文章基本都是截取了那个时候乡村生活的一个场景,人物性格也只是一个符号,这样很容易拉近读者和作品之间的距离。我写《风从场上过》是单刀直入,直接深入到生活的核心,一下就把人们带到过去那种生活场景中,每个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和位置。
 
  文化艺术报:为什么选择散文这种文体,您是在什么时候喜欢上文学并开始创作的?
  尤凌波:我觉得散文这种文体比较随意,是生活本源的提升或者凝练,而且不受任何情节、故事和构思的局限。不论是截取一个生活的片段,还是捕捉生活的某个点,都比较自由,随心所欲,天马行空,这是我选择散文的原因。
 
  文化艺术报:您的散文集是由发在微信朋友圈的60多篇文章组成的。您最初为什么选择这样的传播方式?
  尤凌波:朋友圈里,经常看到的都是晒吃、晒喝、晒景、晒游,除此之外基本都是一些心灵鸡汤,千篇一律,形式单调且固化,读来让人感觉很浅甚至厌烦,所以,我就思考,唯有真情的东西才能打动读者,所以2016年底建了朋友圈,把自己对生活的回忆陆陆续续发出来。当初,把原创性散文发在朋友圈的人还比较少,所以《风从场上过》发出来后,反响大,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就像我刚才所说的,当初在写《风从场上过》这本散文集中的文章时,我只是想着和朋友一起分享过去那难忘的岁月。就是在闲暇假日,将自己关在室内,一杯清茶,一支香烟,老牛反刍般独自咀嚼曾经,沉思过往,回味沧桑,凡想到的都写,且忆且思,很随意地去写,从未想过要集结出版,更没想过会获得柳青文学奖。
  选择在微信朋友圈发,就好比厨师做好了菜,期待人们品尝,裁缝做好了衣服,就是让人穿的,文字这东西,既然写出来了就是让人看的。虽说“文章千古事,甘苦寸心知”,但呕心沥血,清贫寂寞,孤独感伤,那只是作者自己的过程,好与坏、高与低、靓与丑还须读者说了算,亦是读者的权利。所以在朋友们的鼓励下,就有了这么一本散文集的出版,也真诚地希望广大读者多提宝贵意见。
 
   文化艺术报:现在的农村和改革开放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村规民约重立,也有空心村、留守村、土地撂荒,对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您怎么看?
  尤凌波:现在的农村,不论是从村容村貌建设还是各方面的条件设施,比起改革开放前的乡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新的农村的外在和内在相统一的存在。同时,也出现了前些年城市建设中出现的弊病。
  过去的城市,无论是建筑、文化、方言土语等都是各具特色,但在建设发展中,很多城市独有的特色被拆掉或放弃,变成了千城一面,再无特色个性可言。应该说,发生在城市里的这种不可逆转的变化是非常让人遗憾的,是很难挽回的、不可逆的“事实”。
  现在的农村,恰恰重蹈了城市建设中“千城一面”的覆辙。乡村的建筑、文化等都失去了特色,失去了传统,让人难以分辨。很多民俗村、民俗大院之所以成为旅游点,就是因为这样的传统文化展示太少了。城市“千城一面”的“事实”已经没法改变过来了,所以在新农村建设上,更应呼吁保留传统的、具有特色和个性的乡村。

  文化艺术报:您所了解的文学陕军散文领域,有哪些特点?您希望文学陕军的未来是什么样的,当下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是什么?
   尤凌波:陕西的散文在全国有一席之地,比如当年的杜鹏程、魏钢焰、李若冰,到如今的贾平凹、刘成章、朱鸿、穆涛、陈长吟,都写出了各自不同风格的、有影响力的散文。除此之外,还有一大批散文创作队伍,在全国来讲都是很有实力的。
  我对陕西的文学创作充满信心。从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就是文学大省、文学重镇,先后走出了柳青、杜鹏程、王汶石、路遥、陈忠实、贾平凹等一批文学大家。文学陕军东征,更是一时的文学盛事。据我了解,我们陕西省作协已经在推动“文学陕军再出发”这项工作,一批优秀的中青年作家正在跟上来,一批优秀的作品也逐渐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是可喜可贺的事情。陕西是历史文化大省,三秦大地山川秀美人杰地灵,有着厚重无比的丰富题材,文学创作队伍依然壮大,发挥这些优势,陕西的文学创作肯定会取得辉煌的成就。
 
  文化艺术报:在柳青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方面,您能跟大家聊聊您的理解和实践吗?
  尤凌波:柳青对我影响至深,他是一面旗帜。“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柳青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许多年轻人之所以写出来的东西不厚重,就是缺乏人生的积淀,缺乏对生活的观察,缺乏对生活的感悟;从柳青到路遥、陈忠实,都是在生活当中积累了丰富的人生体验和感悟,他们从生活中汲取了创作的灵感和营养,写出来的作品厚重而饱满,广为读者喜爱。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我们要像柳青那样,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心创作,以真情打动读者,用真情讴歌美好生活。
   文化艺术报记者 李济朴